晋灵公不君

先秦 左丘明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晋灵公不君(1)厚敛(2)雕墙(3)。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4)不熟,杀之,寘诸畚(5),使妇人(6)以过朝。赵盾(7)士季(8)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1),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1),则子继之。”

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

三进及溜(1),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1)鲜克有终(2)。’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3)之。又曰:‘衮职有阙(4),惟仲山甫(5)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6)。”

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犹不改。宣子(1)谏。公患之,使鉏麑贼(2)之。晨往,寝门(3)矣。盛服(4)将朝,尚早,坐而假寐(5)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1)也。贼民之(1),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九月,晋侯(1)赵盾酒,伏甲(2)将攻之。其右提弥明(3)知之,趋登(4),曰:“臣侍君宴,过三爵(5),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6)。明搏而杀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1)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初,宣子(1)首山(2)舍于翳桑(3)。见灵辄(4)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

食之(1),舍其半。问之,曰:“(2)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3)之。”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1)与肉,寘诸(2)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乙丑,赵穿(1)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

大史书(1)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

宣子曰:“不然。”

赵盾说: “不是这样。”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1),反不讨(2),非子而谁?”

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

宣子曰:“乌呼(1)!‘我之怀(2)矣,自诒伊(3)戚’,其我之谓矣!”

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1)也,书法不隐(2)。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3)。惜也,越竟乃免。”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1)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2)

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小提示:左丘明《晋灵公不君》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本篇选自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

左丘明

左丘明(史学开山鼻祖)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左丘明(前502—422年),单姓左,名丘明。左丘明曾任鲁国史官,孔子编订六经,左丘明为解析六经之一《春秋》而著《左传》,亦著《国语》。《左传》《国语》两书记录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史学界推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文宗史圣” “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