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永叔见赠
〔宋〕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3)文章力已穷(4)。
我想要传扬孔孟道义的雄心还在,但勤勉学习写文章却感到力不从心。
他日(1)若能窥孟子(2),终身何敢望韩公(3)?
将来如果能窥探到孟子道义的精髓所在,就心满意足了,我终生又怎敢奢望在写作方面超过韩公?
抠衣(1)最出诸生(2)后,倒屣尝倾广座中(3)。
我跟随在您的诸位学生后面恭敬地前来拜访您,您匆忙出门来迎接,以至于错把鞋子都穿反。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1)为贶(2)岂宜蒙(3)。
能得到您高度重视与褒奖,我惶恐不安,只怕以后因此而浪得虚名,您赠给我的诗篇及崇高评价,我又岂敢坦然承当。
小提示: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奉酬永叔见赠》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是对欧阳修赠诗前四句的回答;后四句写对欧阳修的尊敬和受到欧阳修隆遇的感谢之情,是对欧阳修赠诗后四句的答谢。全诗紧贴对方的赠诗,抒发了自己的志趣,表达了对欧阳修的酬谢之情,感情深挚,口吻谦谨,用语得体,融化典实也很自然。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56年
创作背景
王安石这首七言律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之后(1054),赴阙。朝廷先除集贤校理,不就;再除群牧司判官,犹力辞,欧阳修谕之,方就职。欧阳修又荐安石充谏官,留中不出。嘉祐元年,欧阳修再荐安石充馆职,又作诗《赠王介甫》相赠。欧阳修时任翰林学士,是当时主盟文坛的领袖。他虽不认识王安石,却对其才识文章十分欣赏,一再推荐。为酬答欧阳修赠诗,王安石作了《奉酬永叔见赠》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奉酬诸名公赠馀初度之作
自辟荒郊作洞天,小楼閒抱片云眠。青尊潦倒呼中圣,白眼疏狂似散仙。阅世几回更凤历,赠言何以报瑶篇。谁云甲子催人老?洛社筵中最少年。
-
次韵李端叔见赠
君才潇洒应时流,久滞宁非命压头。昨见河南推贾谊,行闻天子召吾丘。已无痛饮观风味,犹有新诗讲报投。京洛尘沙著人甚,清凉高爽忆宣州。
-
答方永叔见寄
斋署青灯下,飞书见远情。登楼瞻岳色,隐几听江声。明月双鸿过,西风孤剑横。忆君多慷慨,千里结幽盟。
-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何言访衰疾,旌旆重淹留。谢礼诚难答,裁诗岂易酬。江清寒照动,山迥野云秋。一醉龙沙上,终欢胜旧游。
-
仲昭约明岁游天台雁荡先以逍遥衣见赠作张公善权二洞歌酬之
范生有约登翠微,天台雁荡余当归。山中鹤翎堕仙氅,秋风赠我逍遥衣。衣作逍遥游,歌酬缥缈句。江帆昨泛东西九,洞府微茫在烟树。张公乘驴出溟渤,青山迸作神仙宅。幽径杳相迷,颠崖险如瑽。七日混沌开,千年人世隔。...
-
奉酬约之见招
君家段干木,为义畏人侵。冯轼信厚礼,逾垣终褊心。川坻宁有此,园屋谅非今。雨过梅柳净,潮来蒲稗深。种芳弥近渚,伐翳取遥岑。清节亦难尚,旷怀差易寻。子猷怜水竹,逸少惬山林。况复能招我,亲题汉上襟。
-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着先须短发干。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
次韵酬府推仲通学士雪中见寄
朝来看雪咏君诗,想见朱衣在赤墀。为问火城将策试,何如云屋听窗知。曲墙稍觉吹来密,穷巷终怜扫去迟。欲访故人非兴尽,自缘无路得传卮。
-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君同鲍明远,邀彼休上人。鼓琴乱白雪,秋变江上春。瑶草绿未衰,攀翻寄情亲。相思两不见,流泪空盈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