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松醪赋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始余宵济于衡漳,车徒涉而夜号。燧松明以记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之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舂声之嘈嘈。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蒸羔。酌以瘿藤之纹樽,荐以石蟹之霜螯。曾日饮之几何,觉天刑之可逃。投拄杖而起行,罢儿童之抑搔。望西山之咫尺,欲褰裳以游遨。跨超峰之奔鹿,接挂壁之飞猱。遂从此而入海,渺翻天之云涛。使夫嵇、阮之伦,与八仙之群豪。或骑麟而翳风,争榼挈而瓢操。颠倒白纶巾,淋漓宫锦袍。追东坡而不可及,归哺歠其醨糟。漱松风于齿牙,犹足以赋《远游》而续《离骚》也。

以前我曾在夜间乘船横渡衡水和漳水,乘车或徒步跋涉在夜间。点燃松树枝,以便能看清道路的深浅,火星散落在沿途的亭子和道路旁。微风吹拂,松烟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好像在对我诉说着不幸的遭遇。千年造就的良好的质地,却死在斧子砍劈之下轻如鸿毛。为人类贡献出短短的光明,又何曾有别于一束蒿草。斑斓的色彩和花纹纠缠在一起,振动它的节解就会流出松脂。叹惜被用来建筑高楼大厦的历史久远,还被作为中药广泛应用。在日落时分采集少量的松枝,制成中山松醪(因为是在中山故地定州酿造的,故名中山松醪)。为的是把你从被人焚烧的灰烬之中拯救出来,免除你被做成火把的厄运。从盘根错节里取出你透明的汁液,通过烹煮渗出你的脂肪。跟黍米、麦子一起煮熟,蒸煮时沸腾烹溅而发出嘈杂的声响。酿出的酒昧道甘而余味略有点苦,惊叹幽雅的姿态独具风味。由此知道甘酸的食物容易腐败变坏,因此讥笑凉州的葡萄酒原来是腐败变坏的葡萄做成的。像在玉池中肥美的肉食,而决不是宫廷内府的蒸羔。斟满刻有樱桃紫藤花纹的酒杯,再配上螃蟹那白白的双螯。每天喝上几回、饮上几杯,顿时感到苍天降给人的一切苦痛都可以解除。由于松醪可以治疗风湿苦痛,所以我把拐杖扔到一边站起来行走,从此不再用小童每天给我捶背按摩。眺望定州西面的太行山一下子就觉得近在咫尺,真想穿上华贵的服饰前去游玩一番。骑上跨越高山峻岭的奔鹿,拉住倒悬在绝壁上的飞猴。随即从这里飞入大海.使翻天的云海波涛也显得藐小。使唤出三国的才子嵇康、阮籍之辈,与八仙成为一起的豪放群体。或者骑上麒麟驾着长风,像历史上的刘伶那样争着执酒器甚至拿起水瓢豪饮。反着穿戴白色的纶巾,淋湿了锦绣的宫袍。紧紧地追赶东坡居士却终究赶不上,回到酿酒作坊里大吃一通酒糟。用松风来洗漱牙齿,还可以作一篇赋,名为《远游》,用来续屈原老夫子的《离骚》。

小提示:苏轼《中山松醪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中山松醪赋》 始余宵济于衡漳,军徒涉而夜号。燧松明以记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之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舂声之嘈嘈。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知甘酸之易坏,笑凉州之蒲萄。似玉池之生肥,非内府之蒸羔...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