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
〔宋〕
薛涛笺(1)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摺。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2)。却说巴山(3),此时怀抱那时节。
信笺上面写满相思字句,我打开它一遍一遍地翻看。曾载着友人一起游玩的船儿一直空着,那横在水面上的垂柳也老了许多,心中一缕缕离愁别恨难以断绝。只好望着茫茫沙滩上缓缓移动的月色,生发出无限的悲慨,似要把唾壶口敲碎。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相逢时会说起此时彼此的思念。
寒香深处话别。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太白(1)闲云,新丰旧雨(2),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3)。江影沉沉,露凉鸥梦阔。
想起以前在菊花丛中依依话别。自从那次别后,我面容憔悴,连思念之情都没有心绪抒写。老朋友有的像闲云野鹤归隐,有的贫困潦倒没有音信,都已经飘零四散了。退潮的江水像阵阵呜咽。远去的潮水啊,请送一点秋心,给天边的老朋友吧。月色江影朦胧,沙鸥在夜露中酣睡,沉浸在梦中。
小提示:张炎《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台城路·寄姚江太白山人陈文卿》是宋末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赠友词,收录于《全宋词》。此词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沙鸥夜宿图,在空旷、寂寥中,体会其充实、幽邃,诸般滋味孕满其中。全词不着痕迹,用词贴切自然,充分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张炎一生中大半在江湖流浪,生活较为潦倒。但能有几个词友赋诗慰藉,也算是给其平淡的生活中寻求一点精神上的支持。他很珍视友情,对朋友有说不尽的相思。在其词作中,赠友词很多,此为其中之一。黄畲《山中白云词笺》卷二:“姚江、陈文卿:姚江,在浙江余姚。陈文卿,号太白山人。别本‘文卿’作‘又新’。按袁桷《清容居士集》有《赠陈文卿》七律一首,又有《次韵陈又新》诗,疑‘文卿’与‘又新’为一人。按《宁波府志》载:‘太白山在鄞县东六十里,视诸山为高,以太白星得名,或曰近有小白岭,故此为太白也。’见朱祖谋校记。”
相关诗词
-
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
四山荒棘,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几番花落,问春曾否如故。莫恨短碣模糊,高冢麒麟,更销沉无数。历算古今谁寿考,百种输他词赋。结客东南,长留生气,吹散...
-
台城路·寄外
昨宵猜著今宵雨,今宵月华翻皎。露白虫惊,风疏雁响,是我关心偏早。为谁懊恼。问消瘦缘由,便天难晓。有甚方儿,可将侬病竟医好。和衣连闷睡倒。正朦胧著枕,忽又惊觉。池闹残荷,门喧剩叶,尚有秋声多少。难禁自笑。怎刚怕秋来,便悲秋老。病里年光,也抛人去了。
-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二
诡迹早离尘壒外,宁须白眼向人斜。王孙或讶轻捐国,霅水何妨重有家。杖屦半生周海岳,冠裳满目送京华。知兵晓吏奚烦试,广识宏才正未涯。
-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二首·其一
西湖昔隐太初时,月下诗多幼妇辞。今夜自寻湖上路,沉吟对月费相思。
-
过高士坞吊太白山人即用其卜居南屏韵·其四
羽化登仙闻有术,诗成幽邃见还稀。山前无复输田种,林下何缘看鹤飞。寂寞荒坡浇酒盏,凄迷寒雾袭人衣。西湖从尔称高士,十里南屏念所依。
-
戏赠太白山人
黄鹤楼头枕书卧,老鹤长鸣惊梦破。青天忽堕白云来,捲帘一阵杨花过。
-
太白山人歌
吾闻太白之山横绝沙碛东,去天盈尺秦地雄。阴厓古雪吹烈风,开辟以来如白龙。赤日横半度,百草不发天无功。山中之人冰雪容,餐霞吸露五内空。绿云结交河上公,寿三千岁颜如童。北招汗漫,南挟韩终。椒丘县圃,直天几度,拊嘴扪毕天为通。长髯下照...
-
访西湖忆太白山人二首·其二
不见山人孙太初,诗囊空落旧閒居。湖中笼鹤知何在,苍柳长条春自舒。
-
游南屏寺忆孙太初
太白山人竟不回,风流争羡谪仙才。云游五岳还词赋,豹隐三吴自草莱。习静著书常闭户,狂歌散发独登台。鸾骖一去无消息,花满西湖空自开。
-
太白山人歌为关西孙太初赋
山人西从太白来,东南胜览穷天台。凤歌落落复自和,笑问楚狂安在哉。江陵曾见子微否,道骨仙风子真有。神游八极偕者谁,江上听潮何太久。山人西望几回首,石室高寒逼星斗。六月争传雪未消,万峰谁遣云长守。南来遗我方山冠,何以报之青琅玕。杜陵诗人不可作,击节虚堂风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