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吴道子画后
〔宋〕
知者(1)创物,能者述(2)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3)之于技,自三代(4)历汉至唐而备(5)矣。故诗至于杜子美(6),文至于韩退之(7),书至于颜鲁公(8),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9)矣。
有智慧的人创造事物,有能力的人来叙述,这不是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士人攻读诗书,匠人学习技艺,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汉朝、唐朝,一套体系都很完备了。因此作诗有了杜甫,写文章出现了韩愈,书法有了颜真卿,而作画则当推吴道子,虽然从古至今有许多审美的不同,但能够超过他们的几乎没有。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1)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2),得自然之数(3),不差毫末(4),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5),盖古今一人而已。予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6)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吴道子画人物,好似看着灯烛能描绘出影子,笔锋往来自如,笔势不拘一格,横竖笔画互相增减补充,这是得到了自然之法啊。他的画作传神逼真,在传统的画法中不乏新意,豪放的风格里不乏细腻,手法娴熟,可以称得上是游刃有余,古今只有他可以当此殊荣。我对于其他人的画作,不能肯定其作者的名字,但对于吴道子的画,一看就知道真伪。可惜存世的赝品太多,像史全叔收藏的这幅真品,我这辈子也不过见过一两次。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写。
小提示:苏轼《书吴道子画后》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书吴道子画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八年(1085年)为史全叔收藏吴道子的画创作的题跋。文章指出任何学术技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而吴道子的画和杜甫的诗歌、韩愈的文章、颜真卿的字一样都是各自领域中的高峰。文章还具体分析了吴道子画的特色,并提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精辟论断。全文篇幅简短,善用比喻,行文生动。
创作背景
《书吴道子画后》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时作者于登州知州任上受召还朝,离开登州西行,途经史全叔家所作。
相关诗词
-
书陶孝子传后
天兵自昔下宋时,常州之民皆死之。百年政尔劳生息,一日犹然逢乱离。妖氛易灭不足数,玉石俱焚良可悲。北门陶家有新冢,子孝亲冤难汝为。
-
行香子·构屋水滨喜而赋此
小小疏椽,碧水经前。每临溪、匹练红牵。蒹葭十亩,尽受荒烟。有采菱桡,沽酒渡,钓鱼船。野渡无边,树影森然。数游鳞、傍岸流连。更谁貌得,晋唐宋间。请顾长康、吴道子、李龙眠。
-
题刘道子画果·其二·荔枝
岭南荔子似闽中,写出累累锦一丛。记得高凉当日事,两株斜映小窗红。
-
吴道子
铃语上皇悲蜀道;网丝西子出吴江。
-
题吴生画桃源图
王宰五日画一石,左思十年赋三都。谁似今时吴道子,咄嗟能办武陵图。武陵不与人间隔,可怜旧日无寻觅。苍苍烟水只依然,试倩渔舟问消息。
-
题赵州王节妇画水
赵州古寺嫠王氏,画壁流观吴道子。精魂白日游九泉,倒卷黄河入腕底。波澜于古真莫二,毫端潋滟涵元气。晴昼如闻风雨鸣,空堂疑有鱼龙至。鳞鳞闪动不敢扪。安得巨...
-
题陈德秀画四季枕屏图五首·其五
好景入诗皆可画,未知陈子画中诗。疑公便是褚季野,正尔不言行四时。
-
题自画兰扇寄所忆
欲归空谷托闲身,一剪香留墨迹新。妙手试挥吴道子,同心许结管夫人。冰纨销尽班姬怨,玉佩堪供楚客纫。为遣羁愁偏不去,采箫采艾满江滨。
-
过柏林寺观吴道子壁间画水作长歌志之
...,乘风欲破万里浪,大力横截生鼋鼍。胡为乎萍流梗泛随秋波,珊瑚生枝不在网,圆折方折谁观摩。浮槎有人天上去,中洲无梁那得过。吴道子,吴道子,但知画水焉知他。吾其衰病嗟蹉跎,水乎水乎奈尔何!
-
山花子·邻女
嫩色新裁杏子衫。留仙裙染墨斑斑。罗袜覆鞋红一点,踏花残。水底照容容妒月,镜中梳鬓鬓成兰。假使当年吴道子,画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