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氏·晚秋天
〔宋〕
晚秋天,一霎(1)微雨洒庭轩(2)。槛菊(3)萧疏,井梧(4)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5),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6),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7),行人凄楚,倦听陇水(8)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时值深秋,短促的细雨飘洒在院落庭中。栏边的秋菊已谢,天井旁的梧桐也已然凋残。被似雾的残烟笼罩。多么凄然的景象,远望江河关山,黯然的晚霞在落日馀晖里浮动。想当年,多愁善感的宋玉看到这晚秋是多么悲凉,曾经临水登山。千万里路途艰险,行路者是那么的凄惨哀楚,特别厌恶听到陇水潺潺的水声。这个时候,正在落葉中哀鸣的秋蝉和枯草中不停鸣叫的蟋蟀,此起彼伏地相互喧闹着。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1)清浅,皓月婵娟(2)。思绵绵,夜永(3)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5)红楼(4),往往经岁(6)迁延(7)。
在驿馆里形影单只,度日如年。秋风和露水都开始变得寒冷,在深夜时刻,胸中愁苦更甚。浩瀚的苍穹万里无云,清浅的银河中一轮皓月明亮。绵绵相思,长夜里对着如此的景色不堪忍受,掐指细算,回忆往昔。那时功名未就,却在歌楼妓院等游乐之所出入,一年年时光耗费。
帝裏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1),遇当歌对酒竞(2)留连。别来迅景(3)如梭,旧遊似梦,烟水程(4)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5),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6)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7)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8)向晓,抱影无眠(9)。
美景无限的京城,让我想起了年少时光,每天衹想着寻欢作乐。况且那时还有很多狂怪的朋友相伴,遇到对酒当歌的场景就流连忘返。然而别离後,时光如梭,那些曾经的玩乐寻欢情景就好似梦境,前方一片烟雾渺茫。什么时候才能到岸?都是那些功名利禄害的我如此憔悴,将我羁绊。追忆过去,空留下残容愁颜。滴漏的箭头轻移,寒意微微,画角的呜咽之声从远方徐徐飘来,馀音袅袅。静对着窗户,把青灯熄灭等候黎明,形影单隻彻夜难眠。
小提示:柳永《戚氏·晚秋天》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戚氏·晚秋天》词,是柳永自制的新调之一,共三片,长达212字,是宋词中仅次于南宋吴文英《莺啼序》(240字)的最长的慢词。这首词以时间为序,从黄昏、深夜到清晓,将秋天的远景与近景、词人的往事与旧情以及客居驿馆的幽思遐想渐次序入,词境纷陈而错综有序。
创作背景
从词中“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来看,这首词当写于湖北江陵,当时柳永外放荆南,已经年过五十,只做个相当于县令的小官,心情自然十分苦闷。这种情绪在这首词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关诗词
-
晚秋江上作
万里穷秋客,萧条对落晖。烟霞山鸟散,风雨庙神归。地远蛩声切,天长雁影稀。那堪正砧杵,幽思想寒衣。
-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纶阁九华前,森沈綵仗连。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通经汉仲舒。窗明宜缥带,地肃近丹除。清昼删诗暇,高秋作赋初。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静对连云阁,晴闻过阙车。旧僚云出矣,晚岁复何如。海峤瞻归路,江城梦直庐。含毫思两凤,望远寄双鱼。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馀。
-
秋闺月
...筵。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华。云疑上苑叶,雪似御沟花。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交河浮绝塞,弱水浸流沙。旅思徒漂梗,归期未及瓜。宁知心断绝,夜夜泣胡笳。
-
山阁晚秋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
-
拂霓裳·乐秋天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絃。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
-
依韵和守贤上人晚秋书事
秋雾郁不开,曚昽夹溪树。深枝尚宿禽,寒叶时惊露。我居溪之阴,早景诚所慕。开溪吐初阳,独吟神与晤。岂意方袍人,而怀此焉趣。忽枉琼玖章,无惭惠休句。
-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闲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馀霭咽残蝉。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
红绣鞋·晚秋
梦断陈王罗袜,情伤学士琵琶。又见西风换年华。数杯添泪酒,几点送秋花。行人天一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