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记
〔明〕
吴城(2)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3),或起或伏,而灵岩(1)居其间,拔奇挺秀,若(4)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5)知其有异也。
吴县东面没有山,只在城西,山峰联在一起,山岭相叠,数量诸多;山势有起有伏,而灵岩就在其中,拔奇挺秀,像是不肯和其他山峰混为一伍。远望过去,都知道灵岩与众不同。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1)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2)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3)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4);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5)之波,曰涵虚。虚明动荡,用(6)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从山下往上走,有一座亭,在半山,大概建在这里,路人不必费太多体力就可以在此稍事休息;由亭往上,有一处幽深曲折的洞,有人说是西施洞;这里还有旺盛的泉水,相传是西施濯花之处,这里都是过去吴王夫差宴游的遗迹了。其上有草堂,可以宿息;有琴台,站在那里可以远眺四周;有轩,可以看到对面的洞庭山,轩名抱翠。有阁,可以俯瞰太湖水波,阁名涵虚;虚明动荡,因此称为奇观阁。吴郡最美的山是灵岩,而灵岩最美的地方,则是此处了。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1)匿幽閟胜,莫可搜剔(2),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3)参知政事临川饶公(10)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4)为之蹇舒,杉(5)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6),争献厥状(7),披(8)豁呈露,无有隐循(9)。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我是吴县人,来这个地方很多次。但是每次灵岩似乎都将幽境胜景隐藏了起来,因此看不到山色的美,也找不有什么不好来,也许灵岩是存心鄙视我这样浅薄的人吧。今年春天,我跟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介公和其他十个客人再来游玩。爬到了高处,优美的山景主动出现了;进入深山,奇石自然出现了;山间雾气也为之舒展,杉树桧树也随风起舞。灵岩山,大的,小的,明显的,不明显的景色,都争着显现出它们的姿态,不再隐藏起来,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才开始明白,其实过去并不了解。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3)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4)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1)为名山,诸公(3)为名士,盖必相须(5)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6)而心解,景会(7)而理得也。若(2)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8)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9)、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山的景致不同与寻常,尚且能待人来看,更何况人不同与常人呢?饶公观看景色有得,命随同的客人赋诗,嘱咐我为之记。我说:“天下诡奇的地方不多,而人也并非每次登山都能体会到登临的乐趣。山被人欣赏,而人欣赏山,两相成映。现在灵岩是名山,诸位是名士,想必真是互相不负其名。难道是偶然吗?是因为人们看到风景而心中理解,景物被领略到而理趣得以被体会吧。而我不过是粗陋的人,也跟随其中有所体会,不也是一种幸运吗?我是这里面最年轻的,不敢推辞执笔为记的任务,这样也可以私下将这份幸运记录下来”。同行的十个人是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和吴陵刘胜。
小提示:高启《游灵岩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游灵岩记》是明代文学家高启所写的一篇散文。全文文辞清丽,字句整饰,意在言外。明为游记,却不着意于正面记叙此次游山的历程;明是应命之作,却饱含讥讽挖苦之意。文中巧妙地表现了作者鄙夷权贵,不尚功利,洁身自好的志向。
- 创作年代元末明初
创作背景
《游灵岩记》作于元代至正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364年—1366年)张士诚据苏州自称吴王期间,记叙了作者奉陪张士诚所任命的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游苏州灵岩山及赋诗之事。
相关诗词
-
游灵岩
雪岩偶得片时留,倾倒清尊兴未休。香积寻常分药水,禅林自昔枕江流。羊肠盘转层崖荫,山腹空悬古洞幽。谈笑相逢情更厚,何当携手约重游。
-
自天平游灵岩次胡古愚韵
我乡本泽国,近郭惟西丘。群山青更□,太湖限洪流。咫尺可登览,道路若阻修。年来岂无缘,岁月成再游。深山多白云,长松交翠虬。灵泉发不竭,一窦穿岩幽。涵空倚山阁,物色纷入眸。天水永无际,坐觉身世浮。携尊相与酌,洗我今古愁。回首卧云地,老屋苔雨秋。兹行真胜集...
-
题启南写游虎丘图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涧泉漱齿心亦清,石壁题名手亲扫。西去阳山十里遥,冒雨有人归不早。明朝见话入云岩,扼紧捋须空懊恼。好山不趁晴时游,此事已差何足道。安知犹有独游人,隔水相望在阳抱...
-
游灵岩和韵三首·其二
选胜宁辞屐齿尖,摩挲墨妙半儒先。八年两到人争问,香火灵山似有缘。
-
九日同吴县曾明府游灵岩望太湖
登台人共鹿麋群,锦石黄花对夕曛。屐底湖山吴混越,江南风物水连云。壮游未遂扁舟去,往事徒伤落叶纷。杼柚雕残非昔日,村砧寥廓不堪闻。
-
游灵岩绝顶却望泰山玉皇观
珠林丹嶂倚秋曛,绝顶开尊俯雁群。万木寒飞金地雨,五峰晴幻紫霄云。上方台殿尊前涌,大国河山鸟外分。回首天门归指顾,玉皇曾授赤灵文。
-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其五·游灵岩
灵岩拔起拱诸峰,林壑深幽与昔同。谁念夫差罢敝后,莫逃范蠡计谋中。弹琴石老菭花紫,响屧廊空夕照红。里叟不谙亡国恨,至今犹说馆娃宫。
-
游灵岩山寺
...酷,黄蕊间青青。连岫锁宝符,重壁藏修灵。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应化今何到,空馀虎上经。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
游灵岩
高峰峭壁近江城,晓日浮舟荡漾明。并峙幽岩云外邃,朋来嘉客坐间盈。泠泠迸石甘泉洌,馥馥袭人和气生。此景此游俱胜绝,诗壁仍仰万人英。
-
自天平游灵岩复成古诗
吴会厌华靡,兴怀在林丘。好事延过客,绣衣得名流。胜地谐雅集,清风企前修。天平遍登览,复作灵岩游。蟠松卧云冷,枯枝但苍虬。佳阴古树密,危磴空山幽。攀萝上绝顶,步屧凝远眸。高阁涵空阔,太湖烟霭浮。吴王昔居此,千年馆娃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