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述怀
〔宋〕
夜深风雨撼庭芭(1),唤起新愁乱似麻。
深夜窗外的风雨,正摧撼着院子里的芭蕉;这声音萧萧瑟瑟,唤起了心中纷乱的新愁。
梦觉(1)尚疑身似蝶(2),病苏方悟影非蛇(3)。
梦醒了,自己还在疑心此身已经化成蝴蝶;病是刚刚好转的,这才悟到先前怀疑的影子并非是蛇影。
浇肠竹叶(1)频生晕,照眼银釭(2)自结花。
借酒梦愁,酒还未入愁肠,脸上已经频频泛起了酒晕;坐对荧荧照眼的灯光,只好任灯芯上结上了灯花。
我在故乡非逆旅(1),不须杜宇(2)唤归家。
我此时身在故乡,并非旅居在外;不需要杜鹃悲啼唤我归去。
小提示:王十朋《夜雨述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夜雨述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一起笔就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气氛,夜深人静,风雨交加,庭院的芭蕉被打得七零八落,唤起了诗人无限的新愁,剪不断,理还乱;三四句化用庄周梦蝶和杯弓蛇影的典故,隐隐约约透露了若喜若惊的心迹;第五六句写诗人以酒浇愁,脸部频生红晕,但无济于事,案上点燃的蜡烛,尽管结了花,但无喜讯可言,表明诗人的愁绪,依然无法排遣;结尾两句,坦言诗人的愁不在思归。全诗用典灵活,写得委婉曲笔。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141年
创作背景
王十朋在县学和江心攻读多年,含辛茹苦,欲通过科举走上为国效忠之路。这是他探讨多年的一条报效国家的道路,也是当时世人报国的必经之路。应试前,王十朋满怀信心和希望,无奈庚申落第,回归左原。
王十朋首次体味到落第失意的痛苦,回家不久,即生了一场病。恰逢此时,金人破坏和议,又举兵南侵,高宗和秦松决意乞和,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国事日非,王十朋很是苦闷。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愁思如麻,写了《夜雨述怀》诗,记述了他当时的不快心境。
相关诗词
-
和默庵喜雨述怀二首·其二
一翻雨过艳阳天,桃李无言还寂然。解道春江断桥句,旧时闻说徐师川。
-
玉楼春·夜雨有怀兰畹姊
春来开得花成绮。遥忆美人睽万里。天涯同是客中身,好梦何曾空度拟。双鱼未寄雄州水。欲整瑶琴愁待理。夜来吹雨散芭蕉,故作寒声惊客耳。
-
苍梧谣·夜雨书怀二首·其一
眠。何处秋声到枕边。芭蕉雨,点滴画栏前。
-
减字木兰花·夜雨书怀
雨昏灯暝。窗外芭蕉敲梦冷。点点声声。故扰愁人睡不成。更深夜永。一线馀香摇瘦影。旧句低吟。不是伤心不要听。
-
鄱湖阻风次严贡士行简夜雨感怀韵
邂逅何因话夙心,隔船风雨碧江浔。波飘萍梗浑无定,寒入梅花半不禁。宝剑夜随流电掣,洞箫时和老龙吟。欲寻白鹿先贤迹,五老山高翠作林。
-
风雨述怀
楚山千里望辰州,一月蓬窗不裹头。借问客怀诗卷里,几多风雨几多愁。
-
济宁夜雨感怀闻外叔舅侍御李公已赴山东宪副
自逐东风过大江,起居终日对船窗。梦随野鹤孤飞健,身似山僧百虑降。人影向灯春寂寂,水声和雨夜淙淙。犹馀一寸思情在,不觉晨钟隔坐撞。
-
夜雨有怀
冷风吹幕影,碎雨响蕉声。伏枕才成寐,犹来梦里惊。
-
客中风雨述怀·其一
溪南连日雨昏昏,客况难禁不出门。山岳阴风灵气伏,江湖秋水怒涛奔。乘槎久待无边使,忧国徒怀奉至尊。自起高歌看宝剑,大哉吾道许谁论。
-
秋夜雨中怀孟端
愁云接地阴,城漏更沈沈。寒雨惊秋尽,残灯入夜深。凄凉千里客,惆怅百年心。谁料分携后,防边直到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