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唐〕
祸福茫茫不可期(1),大都早退(2)似先知。
福祸是难以预测的,我当年离开长安有如先知一般。
当君白首同归(1)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我的老同僚们白头赴死之时,我正独自在香山上游览。
顾索素琴(1)应不暇,忆牵黄犬(2)定难追。
想像嵇康临死抚琴是来不及的,会怀念李斯牵黄犬追兔子的话吧。
麒麟作脯(1)龙为醢(2),何似泥中曳尾龟(3)。
身位重臣大宦而被人杀死,还不如作个老百姓自得其乐呢。
小提示: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作于“甘露事变”之后,为诗人听闻“甘露四相”遭到杀害后追记之辞,诗人对正直士人的遇难表示出深切的悲哀。首联庆幸自己居官趁早引退,颔联咏“甘露四相”同日遭戮之事,颈联感叹当灾祸到来是来不及后悔的,尾联进一步说明见机引退的必要。全诗语言精练,用典精切。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35年11月21日
创作背景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题中“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是“甘露事变”发生当日,但此诗不是作于事变当天。诗人于题下自注云:“其日独游香山寺。”当是白居易在洛阳听闻甘露之变中长安城内宦官作乱,李训、王涯等重要官员遭到杀害后所作。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腊月二十一日可远堂索赋
...钟。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
-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缓辔西风,叹三宿、迟迟行客。桑梓外、锄耰渐入,柳坊花陌。双阙远腾龙凤影,九门空锁鸳鸾翼。更无人、擪笛傍宫墙,苔花碧。天相汉,民怀国。天厌虏,臣离德。趁建瓴一举,并收鳌极。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
-
五月二十一日风雨大作
风雨纵横夜彻明,须臾更觉势如倾。出门已绝近村路,对面不闻高语声。衔舳江关多蜀估,宿师淮浦饱吴粳。老民愿忍须臾死,传檄方闻下百城。
-
庚申十二月二十一日西和州健步持子布书报已取安康襄阳路将至九江矣悲喜交怀作长句二首·其一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愧里闾情。追思二纪睽离事,憙极翻成涕泗横。
-
三月二十一日作
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及时小雨放桐叶,无赖馀寒开楝花。明月吹笙思蜀苑,软尘骑马梦京华。欢情减尽朱颜改,节物催人只自嗟。
-
先妣事略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年十六年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
-
五月二十三日夜分雨作凉风飒然木叶萧瑟绝似往年七八月感时物之变不能为怀漫浪成诗聊以自释
云压虚檐黯不收,雨声飞妥碧山头。帘帏清彻三更梦,枕簟凉生五月秋。入夜悲风何淅沥,先时病叶已飕飗。心非木石能无感,唤起悠悠故国愁。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其十·押东韵
本朝耆旧数吾宗,老监轩昂洛社中。后五百年人定说,过江复有戴花翁。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其八·押东韵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处便掀篷。老身不怕无安处,著在渔翁保社中。
-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其六·押东韵
眉洲屿隔雪涛中,闻此山川仿佛同。但是至人游息地,邦人处处作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