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黄山(1)四千仞,三十二莲峰(2)。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1)金芙蓉。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石天目(1)松。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1)处,羽化(2)留馀踪。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亦闻温伯雪(1),独往(2)今相逢。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1)。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吹(1)我时来,云车(2)尔当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去去陵阳(1)东,行行芳桂丛。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1)蹑彩虹。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小提示: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收录于《全唐诗》中。全诗共计二十二句一百一十字,形象地描绘了黄山奇异的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温处士的离别之情。诗中表现出一种飘然欲仙的浪漫主义色彩。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754年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的《李白年谱简编》,《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李白五十四岁时。当时李白与魏万别后,游宣城(今属安徽省)、南陵(今属安徽省)、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并登黄山。在他的好友温处士将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时,李白将黄山美景描绘成此诗赠别。
相关诗词
-
送萧处士游黔南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
题翠微丹房送刘道士还荆山
昨日朝天出翠微,春霞五色绣为衣。金丹还忆荆山里,一片閒云相逐归。
-
送宗上人归君山
初维鄂渚楫,又上岳阳舟。行住皆无系,身轻波上沤。寺连龙井近,山压洞庭流。回望王城里,还来持钵游。
-
题莫氏山庄图
施移小隐傍南峰,远有咸平处士风。山态近人犹偃蹇,湖光无雨亦空蒙。行春杖屦时时到,临水轩窗面面通。别作新亭供戏剧,青帘遥曳杏花中。
-
送韦逸人归钟山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
送薛乐道知郧乡
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念君胸中极了了,作吏办事犹诗书。浊酒挽人作年少,关防心地亦时...
-
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
白云夫旧居
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