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三
〔宋〕
少学真成己,中年托著书(1)。
司马丞相自幼就受儒学熏陶,中年修撰史书。
辍耕扶日月(1),起废极吹嘘。
他由在野而入朝,辅助皇帝,执政后极力起用因反对新法而被排斥的官员。
得志宁论晚,成功不愿馀。
虽然拜相时他已老病,但庆幸的是毕竟能以身殉天下,其他在所不计。
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我也不能仅为一己私利打算,而要效法死者,多为国事操心。
小提示: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丞相温公挽词三首》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组诗,收录于《全宋诗》中。这组挽词紧紧扣司马光的事业落笔,写得庄重肃穆,雍容典雅。第三首诗更进一步概括了司马光的一生,并对其功绩作出高度评价,结尾由哀挽死者转为勉励生者。这三首诗各有侧重,互不雷同,措词精练,立意高超。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86年9月
创作背景
北宋的司马光是著名历史学家,又是政治家,经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当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代表人物。神宗逝世,哲宗登基,反对变法的一派得势,司马光迁门下侍郎,拜尚书左仆射,也就是成为丞相。他执政后,全部废除新法,但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即病死,为政不到一年。死后封太师、温国公,元祐二年(1087年)正月安葬。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三首》就写于此时。
相关诗词
-
王岐公挽词三首·其三
王俭风流相,岐公博赡资。敷文成国典,亮采作官师。剑佩空黄閤,音容想赤墀。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
-
河中使君修撰陆公挽辞三首·其三
前旌一幅粉书名,行路知君亦涕零。遂失词人空甫里,谩留悲鹤老华亭。主张寿禄无三甲,收拾文章有六丁。归处仙龛终不远,新坟东见海山青。
-
正肃吴公挽辞三首·其三
昔继吴公治,今从子产游。里门无旧客,乡国有新丘。谋让禆谌远,文归贾谊优。此时辜怨宠,西望涕空流。
-
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其三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
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三
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
-
李使君挽词三首·其三
使君投老益精明,三换鱼符寄一城。汉相未曾除郡守,蜀祠空复拜诸生。他年宿草人谁吊,当日清泉我作铭。万里巴江消息断,不堪斜日上寒旌。
-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其三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空馀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
程文简公挽词三首·其三
阙塞秋云冷,伊川苦雾阴。薤歌金铎碎,蒿里石宫深。燃漆为长夜,栽松作茂林。空留旧冠剑,家庙四时心。
-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三首·其三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
送鲁玉太博挽词三首·其三
试问于天下,谁从百岁心。短长从所尽,祸福乃相寻。只以名宾实,那论古至今。未能忘物境,空复叹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