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早春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南山(1)雪未尽,阴岭(2)留残白。

终南山上的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山阴还残留着片片白色。

西涧(1)冰已消,春(2)含新碧。

渭水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融化的雪水从山上一路含着新绿注入渭水之中。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1)

东风吹来不过几日而已,潜藏起来过冬的虫类就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而草木也开始破土发芽了。

潜知阳和(1)功,一日不虚掷。

和暖春气化育万物,真是一天也不虚度啊。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真是喜欢这天气带给人的丝丝暖意,“我”轻轻地拂拭溪边的青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1)

一坐下来就忘了回家的时间,直到晚归的鸟儿啧啧鸣叫着把“我”从沉醉中唤醒。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透过稀疏的篱笆以及桑树与枣树隐隐地看见夕阳中的炊烟和灶火。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1)

“我”慢慢踱回家中问一声今晚吃什么饭啊,家人回答:荠菜煮麦饭!

小提示:白居易《溪中早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溪中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诗里写的是终南山溪中的早春的风景:未化尽的雪、溪涧、破土发芽的草木、溪边的石头和小屋炊烟……。早春的风光让诗人流连往返,这不仅是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更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其意境淡雅,和谐。

创作背景

《溪中早春》这是元和七年(812)或八年春初作者居住在渭村时的作品。元和六年,其母陈氏不幸去世,诗人居渭村三年有余。这期间收入甚微,贫病不堪。然而,大自然的恩赐是无限的,有时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能感到暂时的快慰,享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

这首《溪中早春》正是通过对春天大自然的温暖、美妙的刻画,体现了审美关系中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