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早春
〔唐〕
南山(1)雪未尽,阴岭(2)留残白。
终南山上的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山阴还残留着片片白色。
西涧(1)冰已消,春溜(2)含新碧。
渭水的冰已经开始融化了,融化的雪水从山上一路含着新绿注入渭水之中。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1)。
东风吹来不过几日而已,潜藏起来过冬的虫类就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而草木也开始破土发芽了。
潜知阳和(1)功,一日不虚掷。
和暖春气化育万物,真是一天也不虚度啊。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真是喜欢这天气带给人的丝丝暖意,“我”轻轻地拂拭溪边的青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1)。
一坐下来就忘了回家的时间,直到晚归的鸟儿啧啧鸣叫着把“我”从沉醉中唤醒。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透过稀疏的篱笆以及桑树与枣树隐隐地看见夕阳中的炊烟和灶火。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1)。
“我”慢慢踱回家中问一声今晚吃什么饭啊,家人回答:荠菜煮麦饭!
小提示:白居易《溪中早春》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溪中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诗里写的是终南山溪中的早春的风景:未化尽的雪、溪涧、破土发芽的草木、溪边的石头和小屋炊烟……。早春的风光让诗人流连往返,这不仅是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更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其意境淡雅,和谐。
创作背景
《溪中早春》这是元和七年(812)或八年春初作者居住在渭村时的作品。元和六年,其母陈氏不幸去世,诗人居渭村三年有余。这期间收入甚微,贫病不堪。然而,大自然的恩赐是无限的,有时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能感到暂时的快慰,享受到远离尘世的宁静。
这首《溪中早春》正是通过对春天大自然的温暖、美妙的刻画,体现了审美关系中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相关诗词
-
蓦山溪·中州乐府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老马省曾行,也...
-
幽院早春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无事含闲梦,多情识异香。欲寻苏小小,何处觅钱塘。
-
郢中游春曲二首·其二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
郢中游春曲二首·其一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
赠范信中
异时携客醉公家,蜡烬堆盘酒过花。万里溪山隔春事,十年风景困胡沙。郑庄好客浑如昨,何逊能诗老更佳。但得尊前添一笑,莫言漂泊在天涯。
-
菩萨蛮·闺春
惜春自是因春瘦。欲写新词应未就。人苦恋春情。春归不恋人。春道归非早。百二还嫌少。人不解春情。翻云春撇人。
-
题箬溪草堂赠顾中丞
箬溪溪上箬阴繁,主人葺箬卜溪源。近市荒惟三亩宅,负城幽是一丘樊。雨滋兰蕙看成畹,径长蓬蒿渐塞门。大德如今俱小隐,壮怀相对欲何言。
-
病中送春二首·其二
送春聊酌洗春杯,罗帕新诗懒向裁。今日好将愁共去,明年莫带病俱来。蜂须鸟舌先占信,柳眼花心倩作媒。依约海棠枝上月,烧灯无那兴徘徊。
-
早春
雨过花梢些子湿,晓来窗下霎时寒。江乡此际春犹靳,长是疏梅带雪看。
-
得良弼楚中书有曾中丞抚蜀平蛮之作且云中丞每有书至及逢人辄猥及不佞浙中事因感而赋之
怀予几见尺书题,到处逢人说会稽。惭愧三年卧汾曲,徒闻五月入蛮溪。文章定许峨眉妒,勋业还将玉垒齐。何日更同湖上客,遥随车马蹑丹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