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环滁皆山也
〔宋〕
环滁(1)皆(2)山(5)也。望蔚然(3)深秀,琅琊山(5)(4)也。山(5)行六七里,有翼然(6)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7)之心,寓(8)之酒也。更野芳(9)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环绕着滁州城四面的都是山。远远看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美的地方,就是琅琊山。顺着山路前行六七里,一座亭子的亭檐翘起,就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高踞在泉水边,这就是醉翁亭。太守观赏山水的乐趣,从内心里领悟到,又寄托在酒上。再加上芳香的野草、浓阴的大树,美好的景色真是无穷无尽。
游也,山肴(1)野蔌(2),酒洌(3)泉(4)香,沸筹(6)觥(5)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7),太守乐其乐(8)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9)是也。
游玩的情形,山中的野味,原上的珍蔬,酒水清,泉水甜,觥满杯盈。之后太守喝醉了,人们依然大声喧哗笑闹,这是宾客们尽情快乐的景象。而且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若问当时的太守是谁,自然是醉翁欧阳修。
小提示: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词作,为作者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写成。词的上片首句写出环滁皆山的空间环境,接着写琅琊山林木繁茂,幽深秀丽。继而指出太守之乐不仅是乐山乐水的自然美景,更主要的是“得之心、寓之酒也”,故而乐亦无穷;下片写人的游乐,作者着力表现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极度渲染他与众宾客的山肴泉酒之饮食热闹氛围。这种非丝非竹之乐所以乐,则是太守与民乐其乐的结果。山谷此词隐括全文,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游山玩水和与民同乐的情谊。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实为难得。若加苛求的话,那么词中多袭原文,创寓新意稍嫌不足。但仍然瑕不掩瑜。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瑞鹤仙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而黄庭坚的《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同字协韵,唱叹有情,尽得原作之神韵。
相关诗词
-
瑞鹤仙·弟李经略生朝
晓窗寒气峭。问小槽滴后,真珠多少。博山寿烟袅。向百花,头上梅花开了。金樽频倒。甚坐闲、犹恨杯小。记去年今日,大家同庆,太平佳兆。堪笑。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
-
瑞鹤仙·弟李经略生朝
绵绵仙种李。有大道家风,逍遥活计。长庚见苗裔。问如何,谪在落花浮世。曲生风味。为唤回、席上和气。被谁人说破,黄粱梦里,一场富贵。何济。不如归去,乐取闲身,登山临水。众人皆醉。笑独醒,泽畔憔悴。但从今、管甚云翻雨覆,暂教心上无事。且一杯、尽后一杯,满...
-
瑞鹤仙·沁南守刘巨源诞节十月十五
...把功名一事,暂宜高阁。兴来自酌。要酒浇、胸次磊落。比月中玉兔,别有长生,安心是药。休错。早还识破,一梦南柯,宦情渐薄。北山素约。试回首,千岩万壑。况竹林、当日七贤游处,物外骖鸾驾鹤。在烂柯、局畔樵人,看君下著。
-
瑞鹤仙·戊申初度自韵
百年过半也。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风儿渐凉也。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田园暇也。矍铄哉、是翁也。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休也。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浮生梦也。皇皇欲、奚为也。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何妨也。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
瑞鹤仙·寿赵德修检讨必普
云无心出岫。游戏间、声名掀揭宇宙。红尘事看透。任高官惟有,鹤随诗瘦。溪山如绣。小轩亭、篘新话旧。想时时,梦到家林,但未有归时候。知否。分明世界,多少经纶,莫轻回首。平生抱负。金銮殿,有新奏。便...
-
瑞鹤仙·寿王之朝
对南山翠峭。几百年、银青门第转好。梅花弄春小。向重帘暖处,华筵开早。斑衣簇绕。舞香云、哄堂颂祷。稳生涯、都自心田,自有老天堪靠...
-
瑞鹤仙·小亭山半枕
小亭山半枕。又一番园林,春事整整。微阴护轻冷。早蜂狂蝶浪,褪黄消粉。阑干日永。数花飞、残崖断井。仗何人、说与东风,莫把老红吹尽...
-
瑞鹤仙·赋情多懒率
...物。所容者、诗兵酒卒。一两时,调发将来,扫尽闷妖愁孽。莫说。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到底臲卼。悬河口讷。非夙世,无灵骨。把湖山牌印,莺花权柄,牒过清风朗月。且束之、高阁休休,这回更不。
-
瑞鹤仙·残蟾明远照
残蟾明远照。正一番霜讯,四山秋老。孤村带清晓。有鸣鞭归骑,乱林啼鸟。青帘缥缈。懒行时,持杯自笑。甚年来、破帽凋裘,惯得淡烟荒草。多少。客愁羁思,雨泊...
-
瑞鹤仙·玉猊香谩爇
玉猊香谩爇。叹瓶沈簪断,紫箫声绝。丹青挂寒壁。细端详,宛是旧时标格。音容望极。奈弱水、蓬山路隔。似瑶林琼树,韶华正好,一枝先折。凄切。相思情味,镜中绿鬓,看成华发。临风对月。空罗袂,揾清血。待随群逐队,开眉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