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
〔先秦〕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4)也。虞(1)无师(3),其曰师(3),何也?以其先晋(2),不可以不言师(3)也。其先晋(2)何也?为主乎灭夏阳(4)也。夏阳(4)者,虞(1)、虢(5)之塞邑也。灭夏阳(4)而虞(1)、虢(5)举(6)矣。虞(1)之为主乎灭夏阳(4)何也?晋(2)献公欲伐虢(5),荀息曰:“君何不以屈(7)产之乘、垂棘(8)之璧,而借道乎虞(1)也?”公曰:“此晋(2)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9),而藏之外府(9);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10)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10)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1)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5)。宫之奇(10)谏曰:“晋(2)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1)。”虞(1)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10)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11)。献公亡虢(5),五年而后举(6)虞(1)。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12)加长矣。”
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的军队不足一个师,《春秋》说是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写在晋国之前,不可以不说师。它写在晋国之前是为什么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虞国为什么要为主灭夏阳呢?晋献公想要讨伐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拿它怎么办?”荀息说:“这些东西是小国用来服事大国的。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里面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里面的马房里拿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让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比虞君大不了几岁。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拚命谏阻,比虞君大不了几岁,虞君就不尊重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献公就借路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这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小提示:谷梁赤《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虞师晋师灭夏阳》是战国时期谷梁子的散文。《谷梁传》它用简练的语言述评了晋国灭亡虞国、虢国的历史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创作背景
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献公听从荀息之计,以重礼贿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国,虞贤臣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破、一箭双雕的用意,劝谏虞君不要上当。虞君不但不听,而且自告奋勇愿出兵开路打头阵,帮助晋国攻下了虢邑夏阳。这以后的事,《谷梁传》所述与《左传》有点不同。《谷梁传》以为晋国当年就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又灭虞。《左传》则以为晋拿下下阳(即夏阳)以后仅作为据点,未即灭虢。三年以后,晋师再次假道虞国,挥军南下,灭了虢国,还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虞君终于做了俘虏。
相关诗词
-
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
远客乘流去,孤帆向夜开。春风江上使,前日汉阳来。别路犹千里,离心重一杯。剡溪木未落,羡尔过天台。
-
和朱仲方送然社师无为还历阳
归路过东关,行行一锡间。破林霜后月,孤寺水边山。顶笠冲残叶,腰装歇暮湾。香灯旧吟社,清思逐师还。
-
汴梁城内有李师师巷经过感赋
...东京旧迹,愁漠漠,雨丝丝。怅赵宋繁华,樊楼笑语,总被风吹。凄其,剩勾栏在,照绿窗曾挂月如规。今日颓垣废井,当年舞榭歌基。师师,雪貌玉为肌。玩月赏花时。惹君王夜幸,香橙暗擘,腻笋潜携。谁知,小屏风后,有周郎低唱断肠词。一代春娇寂寞,半城夜火参差。
-
种山亭藏李阳冰篆为李刑部作
...一千年与相见。俯仰流时穷元思,上出幡脚甘生之。直下不倒一缕墨,璎珞垂露金薤披。种山山人得古本,书易谦卦爻篆辞。不师其辞师其意,谦谦君子良我师。力猛格峻入篆室,号书中虎无愧色。悬之可作座右铭,义取贞吉中心得。惜哉琅琊邹峄之罘碑,斯乎斯乎侈颂秦功德。
-
檃括南华经词旨述内篇六言七章·其六·大宗师
师天师地惟道,相煦相濡以忘。众目悬疣未决,我心虫臂犹长。息黥补劓须早,堕体离形若丧。跃冶祥金自止,化轮神马谁方。
-
望狄梁公祠用前韵
碧山西望溯流飔,欲吊唐魂诵楚辞。寄远束刍谁与致,冲寒瘦马不胜骑。心悬晋岭瞻云地,功在虞渊取日时。预拟明年寒食候,莓苔壁上为留诗。
-
访因师而师适诣余两不相值
我去寻幽院,师来访小园。休信不相见,相见本无言。
-
约张处士游梁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
襄阳咏史·其十八·谷隐山
衮斧留心汉晋闲,岂期谷隐避名难。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
大元晋宁路翼城县金仙寺住持弘辩兴教大师裕公和尚道行碑
...,塔葬于寺后,寿七十又二,腊五十又二。嗣其法者七十余人,曰才曰正,为众上首,并受玺书,名播诸方。灭度后十又一年,其徒智贞状其师之行,走京师,请纪师道行,以传不朽。余谓诸佛妙严、秘密、刹海,等一义味,支分派别,如月在水,非论无以证经,非律无以显教,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