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唐〕
籍(4)通金马门(5),家在铜驼陌(6)。
我为官的名籍在上都长安,而家则在东都洛阳。
省闼(1)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洛阳官员很少,禁中白天干净无尘,宫里的树也显得碧绿。
荒街(1)浅深辙,古渡潺湲(2)石。
行人稀少的街道保留着深深浅浅的车辙,而我能经常去欣赏古渡口潺潺流水冲刷的碧石。
唯有嵩丘(1)云,堪夸(2)早朝客(3)。
平居如此,只有洛阳那嵩山上的悠悠白云,是值得向我身居上都的同僚们夸耀的。
小提示:刘禹锡《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作者在洛阳任职寄赠长安同僚之作,诗的前四句写题中之“分司东都”,后四句写自己平居无事的日常生活,表面上是向同僚夸耀自己生活的闲适,实则暗含幽怨,怨已之不能为朝廷所用,不能为国家尽力。这首诗较作者其他作品如素月秋花,比较淡雅,写怨而不露痕迹,含蓄有致,在刘禹锡诗中别是一格。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大和元年(827)春,刘禹锡被召回到洛阳,同年六月为主客郎中(礼部属官,主管接待宾客和前朝后裔事务),分司东都。《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此诗就是刘禹锡任此官后不久在洛阳寄赠京中同僚之作。
相关诗词
-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殆难复加仆虽未睹兹物而已若识之久者辄复强为三诗以继其后非敢庶几肩差适足为前诗之舆台耳·其二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蓬莱无物堪为信,剪寄苍龙一握须。
-
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
...亦沾渍。虽起欲何之,室中无燥地。展转遂达旦,耿耿负忧悸。因思闾井民,糊口仰执技。束手已连旬,妻儿日憔悴。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败衣不足准,搏手坐相视。予今幸已多,敢不自知愧。无谋忝肉食,念尔但增欷。
-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色绀碧。林叶虽未零,风声已淅沥。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征夫解甲胄,疲马脱羁靮。蜚鸟开樊笼,跳鱼出鼎鬲。形骸尽我有,不复为物役。虽非久安逸,幸得少顷适。讼庭止敲扑,咫尺异喧寂。明朝不能然,顾盼愁月夕。
-
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
...露澄东厢。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泠泠宫殿虚,讽咏何琅琅。手书成两通,贮之古锦囊。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铓。乃知贤隽心,浅俗未易量。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臧。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
奉同何济川迎吏未至秋暑方剧呈同舍
稚金避老火,暑势尤骄盈。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何时惊飙来,扫荡天地清。郊墟草树疏,千骑从...
-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浮舟逐胜任所之,箕踞狂歌叩舷板。眼花耳热气愈豪,掷杯击案声嗷嗷。惊沙飒飒绕洲渚,鱼龙迁去避我曹。人生大料无百岁,贵贱贤愚同一致。在家殽蓛馀几何,一日风光不宜弃。
-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夫君名卿嗣,华实双葳蕤。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岂非秋桂类,不足烦嗟咨。我今三十馀,汨没无佗奇。正恐食浮人,敢言位犹卑。同登天子廷,自视诚非宜。清朝正求治,諌路方坦夷。太平可立致,此任非君谁。
-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已散汉宫烛,仍浮洛水卮。占花分设席,爱柳就张帷。华毂争门去,轻帘夹路垂。三川云锦烂,四座玉山攲。叠鼓传遥吹,轻桡破直漪。清谈何衮衮,和气益熙熙。想见周...
-
送致仕朱郎中令孙
世间荣利无穷物,奔走劳劳何所之。仕宦为郎非不达,功名有命待无时。橐中虽乏千金直,膝下常携两绶儿。细校人生能此少,好从闾里乐期颐。
-
和李八丈小雪同会有怀邻几
天禄淹回德齿尊,暂留汾曲两朱轓。闲轩坐啸正飞雪,同舍倦游来及门。空叹高歌如郢客,愧无佳赋似文园。坐中犹欠邻几在,深负棋枰与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