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居野行
〔唐〕
客行野田间,比屋(1)皆闭户。
在田间行走,无意中发现村庄中的很多人家空无一人。
借问(1)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向路过的村人打听才知道,这些屋子里的人都外出做生意去了。
官家不税商(1),税农服作苦。
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在这里居住的人,纷纷做生意谋出路去了,以致这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任由行人往来,变成了道路。
采玉上山颠(1),探珠入水府(2)。
这些经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玉,下水求珠。
边兵索衣食,此物(1)同泥土。
可边疆士卒要吃要穿,这些珠宝如同泥土,无法充饥御寒。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
古来一人耕种,三个人还吃不饱。
如今千万家,无一把(1)锄犁。
现在成千上万的人家,竟没有一个人拿着犁锄耕田。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1)。
我们的粮仓已经空虚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田园已经完全荒芜。
上天不雨粟(1),何由活烝黎(2)。
上天不落下粮食,有什么办法去养活众多的老百姓呢?
小提示:姚合《庄居野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庄居野行》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述了作者在田地间行走时与路人的对话,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拓宽了唐诗创作的题材。全诗叙写精要简练,遣词精当贴切,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姚合在元和十一年(816年)登进士第后授武功主簿,任此职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由于唐朝政府重商轻农,导致农民都弃农经商,因此作者大力呼吁,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
相关诗词
-
迁秩之后闲居写怀
生平谬拟作真儒,消得闲官只著书。微火厝薪犹自若,一绳维木欲何如。秋来忽动莼鲈兴,夜梦时寻水竹居。行止由天不由己,临风空复赋归欤。
-
浒西庄春日行乐词四首·其一
绕屋花如绣,当筵酒泻油。青童珠络臂,红妓锦缠头。深院歌娇鸟,垂杨系紫骝。谢公行乐地,不羡五陵游。
-
野行因过废寺
久客念摇落,意行还寂寥。馀寒栖短褐,斜日带荒寮。岁事行将尽,羁魂黯欲销。云房才咫尺,便觉远尘嚣。
-
薙草行
除草本难尽,根子互生成。请观耰锄后,私得雨露情。庭除日夕间,众绿复交盈。兰蕙皆灭迹,萧艾欣得朋。中为蚊蚋居,蛇蟒亦横行。湿积地道敏,气恶暑热蒸。陷足罥衣裾,宾阶苦趋迎。每被客嘲诮,爱物实沽名。不察僮奴懒,亦柰易发生。朝来奋一薙...
-
雨中过野翁庄访彦清施先生不遇书此以寄
野翁新筑此山庄,石子回阶引石梁。满地湿云封寿坞,隔墙高树比僧坊。扫苔容我来题璧,刻竹烦君补和章。信与辋川风致合,老须裴迪共壶觞。
-
中元谒陵答体斋学士赠行韵二首·其二
鞭辔停驱马,冠裳候入陵。野行回夜虎,林卧起秋蝇。汉殿班头月,唐祠梦里灯。仙寮有佳贶,持报恐无能。
-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其二
卧君白云床,读君紫霞书。桃花乱坠酒,疑是武陵居。
-
白伯伦仪部移居夜阶助甫司封访之席上赋得卜居赤甲迁居新两见巫山楚水春十四韵·其六
君试探玄草,吾能把素书。问奇频载酒,真作子云居。
-
田居左生楷二李见过二首·其二
去官今七暑,渐与农务亲。随宜谙土性,言话群野人。时或溯微风,行歌响空榛。先民邈何攀,慨焉伤我辰。慨伤遹谁知,所有二三宾。文论日往来,炯炯高义伸。炎雨回众姿,凉飙起修畛。兀然林木下,日入忘归轮。玄蝉夕益聒,去鸟一何频。野行畏多露,无使侵衣巾。
-
水龙吟·危楼横枕清江上
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鱼艇、相高下。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把酒临筵,阿谁知我,此怀难写。忍思量後夜,芳容不似,暗尘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