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次公春兰

苏轼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春兰如美人,不采(1)自献。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

时闻风露香,蓬艾(1)深不见。

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丹青(1)真色(2),欲补离骚(3)传。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

对之如灵均(1)冠佩(2)不敢(3)

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小提示:苏轼《题杨次公春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题杨次公春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题春兰之作,前四句写兰的非凡风姿,后四句写人对兰的倾心爱慕,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意合崇敬之情,同时对画作也给予了肯定评价。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题杨次公春兰》这首诗作于同年,是作者欣赏杨次公的春兰图后的题画之作。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