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越器
〔唐〕
九秋(2)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3)来。
秋天的晨风中,露水沾衣,透过风露可见出窑后的成千上万的越窑器堆放在山坡上沟壑间,如千峰叠嶂,其色似青如黛,与周围的山峰融为一体,从而夺得千峰万山之翠色。
好向(1)中宵(2)盛沆瀣(3),共(4)嵇中散(5)斗遗杯(6)。
堆积的那么多碗类越窑,如果口朝上的堆放,到夜半时就会盛载一些露水,浅浅地盛有露水的碗如同嵇中散留下的斗酒时还残存浊酒的杯子。
小提示:陆龟蒙《秘色越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秘色越器》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创作的一七言绝句。此诗前二句先写越窑开窑的时间在秋天,再以夸张的手法极言秘色瓷的颜色青翠,像是夺走了千山的苍翠似的;后二句写若在秘色瓷中盛上半夜的露水,就可以陪着嵇康将杯中的残酒喝完。全诗用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抓住了秘色瓷颜色青绿以及光泽盈润的特征来描绘,并突出其风神。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秘色瓷是在唐代瓷器制作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瓷精品,产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的越州。越窑是中国青瓷最重要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其历史可上溯至近两千年前。东汉年间这里最早完成了陶器的制作,后来又完成了从原始青瓷发展到青瓷的历史过渡。这一带战国时属越国,唐时改为越州,“越窑”因此而得名。越窑青瓷经过不断发展晚唐时达到鼎盛成为了中国的瓷业中心。
陆龟蒙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晚期,当时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天灾人祸不断,整个唐王朝日薄西山。《新唐书》记载,陆龟蒙“举进士一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陆龟蒙任此卑职后不久便隐居在松江甫里(今江苏苏州东南甪直镇),“多所论撰,虽幽忧疾痛,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可见此时的他怀才不遇、饱受压抑、满怀忧郁,既对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他只好远离都城长期生活在南方避世。当陆龟蒙初次见到“千峰翠色”般精美绝伦的越窑秘色瓷器时,想象其中宵“盛取沆瀣”之液,他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遂借物咏怀以抒胸中块垒。
相关诗词
-
晚次苦竹馆却忆干越旧游
匹马风尘色,千峰旦暮时。遥看落日尽,独向远山迟。故驿花临道,荒村竹映篱。谁怜却回首,步步恋南枝。
-
送秘上人游京
共君方异路,山伴与谁同。日冷行人少,时清古镇空。暖瓶和雪水,鸣锡带江风。撩乱终南色,遥应入梦中。
-
鹦鹉
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沉淫。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
...将副节制筹,欲令沙漠空。司业志应徐,雅度思冲融。相思三十年,忆昨犹儿童。今来抱青紫,忽若披鹓鸿。说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秘书即吾门,虚白无不通。多才陆平原,硕学郑司农。献封到关西,独步归山东。永意久知处,嘉言能亢宗。客从梁宋来,行役随转蓬。酬...
-
赋得丛兰曙后色送梁侍御入京
曙色传芳意,分明锦绣丛。兰生齐后日,花发夜来风。不向三峰里,全胜一县中。遥知大苑内,应待五花骢。
-
赋得寒云轻重色送子恂入京
无限寒云色,苍茫浅更深。从龙如有瑞,捧日不成阴。积翠全低岭,虚明半出林。帝乡遥在目,铁马又骎骎。
-
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
四载加前字,今来未改衔。君批凤尾诏,我住虎头岩。季氏唯谋逐,臧仓只拟谗。时讹轻五羖,俗浅重三缄。瘦去形如鹤,忧来态似獑。才非师赵壹,直欲效陈咸。孤竹宁收笛,黄琮未作瑊.作羊宁免狠,为兔即须毚。枕户槐从亚,侵阶草懒芟。壅泉教咽咽,垒石放巉巉.掣钓随心动,抽书任意杴.茶教弩父摘,酒遣僰童监。默坐看山困,清斋饮水严。藓生天竺屐,烟外洞庭帆。病久新乌帽,闲多著白衫。药苞陈雨匼,诗草蠹云函。遣客呼林狖,辞人寄海螊。室唯搜古器,钱只买秋杉。寡合无深契,相期有至諴.他年如访问,烟茑暗髟髟。
-
九日陪越州元相燕龟山寺
佳晨何处泛花游,丞相筵开水上头。双影旆摇山雨霁,一声歌动寺云秋。林光静带高城晚,湖色寒分半槛流。共贺万家逢此节,可怜风物似荆州。
-
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时鸟催春色,离人惜岁华。远山随拥传,芳草引还家。北固潮当阔,西陵路稍斜。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
-
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窗纱迎拥砌,簪玉妒成茵。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