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古文小品序

廖燕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顾小者大之抠,短者长之藏也。若言犹远而不及,与理已至而思加,皆非文之至也。故言及者无繁词,理至者多短调。巍巍泰岱,碎而为嶙砺沙砾,则瘦漏透皱见矣;滔滔黄河,促而为川渎溪涧,则清涟潋滟生矣。盖物之散者多漫,而聚者常敛。照乘粒珠耳,而烛物更远,予取其远而已;匕首寸铁耳,而刺人尤透,予取其透而已。大狮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小不可忽也。粤西有修蛇,蜈蚣能制之,短不可轻也。

天地造就人,人的全身精神都能凝聚在一双眼睛之内,啊,甚至整个世界都可以收敛在里面。写文章并非就是推崇写生活中小事,也不是以短小的篇幅为时尚,但所谓的”小”却正是“大”的中心,篇幅短小的正是长篇的缩影。如果阐述的内容很广泛而没有扣住主旨,以及道理已经说透了而还要想补充些什么,那么这些都称不上是最好的文章。所以好的文章说到了关键要害就没有多余的文辞,道理讲透的大多篇幅不长。高高的泰山,破碎了就成为累累碎石,那么小的孔隙、明显的石纹都可以看得见了;滔滔的黄河,缩小了就成为一般的河流山溪涧水,那么流水清澈水波荡漾的景象也就产生了。物之散者是由于太松随,而物之聚者是因为能收敛。名为“照乘”的明珠只不过是一颗小珍珠啊,然而它却能把更远地方的东西都照亮,我吸取它的不过是“照得远”的特色罢了;匕首也不过是几寸长的铁器啊,然而它刺起人来就特别深透,我就吸取它深入透彻的长处罢了。硕大的狮子与大象搏斗必须使出全部力量,如果与兔子搏斗,使用的也是所有的力量,可见小事物也不可以忽视啊!在粤西有很长的蛇,然而小小的蜈蚣就能制服它,可见小东西也不能看轻啊。

小提示:廖燕《选古文小品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选古文小品序》是清代文学家廖燕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将古文与小品联成一系,比较全面而科学地揭示了小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与性能,起到了为小品争取地位的作用。这篇文章显著的特色是善用比喻说理,运用灵活,意义一目了然,透辟深刻,这也是其言短意深的奥秘所在。

创作背景

小品文崛起于明代嘉靖、隆庆(1522—1572)之后,盛行在明末清初,实系中国散文史上异彩缤纷的一丛奇葩。这是一种适性任情的文体,它以或精悍,或灵动,或诙谐,或清逸的格调,不仅对八股“时文”式空洞无物的高头讲章是一剂猛攻的药石,而且也是烦碎冗杂的“古文”弊病的有力针砭。作为古代散文的一次革新运动,通常称为“晚明小品”的创作现象,本应得到足够的认识和公正的评价的。但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历史原因,“小摆设”的恶谥总是胶结在晚明小品文头上难以除去。廖燕是位生于明崇祯覆亡之年的清初文学家,他为了澄清文史研究中的这些偏见而创作了这篇《选古文小品序》。

廖燕

廖燕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廖燕(1644—1705),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因不满科举制度,终身未仕。他敢于反抗传统,对程朱理学加以责难,对科举制度和八股文加以攻击,认为以科举取士与秦代焚书坑儒无异。对金圣叹的评点著作推崇备至。其文恣肆犀利,工草书,能戏曲。著有《二十七松堂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