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二首·其一
〔唐〕
朝来新火(2)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3)。
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
绣羽(1)衔花他自得,红颜(2)骑竹我无缘。
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
胡(1)童结束还难有(2),楚女腰肢亦可怜。
少数名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不见定王(1)城旧处,长怀(2)贾傅(3)井依然。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古井仍是当年模样。
虚沾(1)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2)卖卜钱。
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钟鼎(1)山林(2)各天性,浊醪(3)粗饭任吾年(4)。
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小提示:杜甫《清明二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清明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七言排律,是一组触景伤情、感慨入怀的作品。第一首诗写的是诗人清明初到长的所见和所感。诗人见物感兴,叙写自己的悲惨遭遇,最后以高洁自守的志向收尾。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排律
- 创作年代769年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延,开始最后十余年的飘泊生涯,直到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病死于洞庭舟中。《清明二首》写于公元769年(大历四年)春,当时诗人由岳州南行,拟往衡州依湖南都团练史、衡州刺史韦之晋。
相关诗词
-
正月二十四日到梅山二首·其一
困来禁不住,一动亦悠然。家事青山外,春心白发前。逢人相问岁,为客又开年。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
-
清明二绝·其一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
三二年来夜梦每过吾庐之西一士友家观书饮酒方梦时亦自知其为梦也二首·其一
西邻好友工谈笑,每见明知是梦中。樽酒不空书满架,何时真得与君同。
-
中秋夜清坐读欧阳公正统论二首·其一
稍觉清凉换縠衣,独怜衰鬓与秋期。清樽浪作经年计,黄卷长怀万古悲。蛩咽幽吟愁露草,鹊翻寒影绕风枝。此生此念能忘否,梦破苍龙西去时。
-
跋虞丞相与赵撙节使帖还其犹子济二首·其一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其一
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
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临二首 其一
日日江头闻鼓声,问船云作岳州行。如闻风便一日尔,我乃终年怀友生。
-
明日复雨凉再用韵二首·其一
东山朝日澹冥蒙,一片云生万叠中。宿雨未苏焦卷尽,又烦箕井唤雷公。
-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其一
东夷从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其一
晚岁有馀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