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赋
〔魏晋〕
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禀灵祗之笃施兮,与造化乎相因。四气迈而代运兮,去冬节而涉春。彼庶卉之未动兮,固肇萌而先辰。盛德迁而南移兮,星鸟正而司分。应隆时而繁育兮,扬翠叶之青纯。修干偃蹇以虹指兮,柔条阿那而蛇伸。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错而龙鳞。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嗟日月之逝迈,忽亹亹以遄征。昔周游而处此,今倏忽而弗形。感遗物而怀故,俯惆怅以伤情。于是曜灵次乎鹑首兮,景风扇而增暖。丰弘阴而博复兮,躬恺悌而弗倦。四马望而倾盖兮,行旅仰而回眷。
柳树是中土奇伟的树木,它的姿态瑰丽美妙,的确值得珍惜。它禀受着神祇的厚施,与大自然的创造、化育相互因循。一一四季运行,依次更替;冬天渐渐逝去,春天来临,其他各种草木还没有萌动,柳树却率先长出了嫩芽。一一四时的旺盛之气不断地向南方迁移,星宿正指向春分。柳树顺应着这种隆盛的时节变得愈加繁茂,高扬起青翠纯净的叶片儿。修长的枝干弯曲俯仰,犹如彩虹在空中延伸;细的枝条柔软婀娜,仿佛如长蛇不停地蜿蜒蠕动。茂盛而且疏密有致的枝叶向四面分散,互相交错缠绕的树根如同龙鳞。那一年我十四岁,在庭院中间栽下了这林柳树。开始只有一寸粗、一尺高,可现在不仅有一抱粗,而且异常高大。真让人感叹,流逝的岁月不停地永远离去。当初在这树下优游自在,可倏忽之间现在已是人事全非!这株生长至今的柳树使我不禁心动,因此回想起那使人留恋的过去。进退俯仰,我的心中充满惆怅和感伤。此时太阳已至鹑首,暖和的夏风不停地吹拂,天气越来越热。柳树把它广大的浓荫覆盖了众人,自身却平易和乐,永不曾满足。四马望见这棵柳树,迅速地拉着车儿向它奔驰;行人、旅客不停地仰望、回顾。
秉至德而不伐兮,岂简车而择贱。含精灵而寄生兮,保休体之丰衍。惟尺断而能植兮,信永贞而可羡。
它胸怀大德却从不炫耀;普遍地给世人带来凉荫,不管他们高贵还是低贱。它内含灵异,生存于天地之间,保持着自身美盛的风姿。只要剪下一尺细条就可以栽培,实在是忠贞不渝,令人羡慕。
小提示:曹丕《柳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柳赋》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篇赋。此为感物伤怀之作。首赞柳之应时繁育,瑰姿扶疏;中忆自己十四岁时植柳中庭,十五年后复见此柳,则已“连拱九成’,而“左右仆御已多亡”;最后咏叹柳之弘荫博覆,至德不伐 ,躬敬行旅者一视同仁,对其虽尺断犹能再植的永恒贞正的生命力深致仰羡。全赋触类缘情,率意尽兴,以淡逸疏朗的文辞抒写感物怀故的惆怅情怀,借柳之变化生发戎马乱离、物在人亡、今昔变故、盛衰无常之感。
- 作品出处曹丕集校注
- 文学体裁辞赋
- 创作年代三国时期
创作背景
《柳赋》,一般认为这是曹丕和邺下文人王粲等人的唱和之作,并无什么寄托和新意。而对于它的创作时地,学者颇有不同的看法,陆侃如认为,《柳赋》作于建安十九年(214),他的理由是:“王粲、陈琳均有《柳赋》,但下年丕在孟津,粲、琳随操西征,故系于本年。”俞绍初根据《初学记》卷二八引《柳赋》中“于是曜灵次乎鹑首”一语把此赋的创作时间定为建安二十年(215)的五月。刘知渐认为作于建安二十年的四月,他说:“夏四月,曹丕随军途中过某地旧居,看见自己十五年前所种柳树,已经长成,十分感慨,写了一篇《柳赋)》。”曹道衡和沈玉成认为《柳赋》作于孟津:“官渡战时,袁氏据河之东、北,曹氏据河之西、南,洛阳、孟津当属曹军后方,丕其时驻此植柳。建安二十年二、三月间,作此赋。”张可礼《三曹年谱》比校审慎,他仅根据丕序系于建安二十年:“是年:曹丕作《柳赋》《孟津》诗。”
此外,还有人认为《柳赋》应作于建安二十年(215)三月初,是曹丕这年在去守孟律的途中走到官渡时所作,当时曹丕与曹植争太子位正处于劣势,《柳赋》反映了他抑郁不得志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柳赋》作年当为黄初六年(225)十二月至黄初七年(226)一月间。
相关诗词
-
文心雕龙·诠赋
...。既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侧附...
-
嘲柳州柳子厚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
杨柳枝
杨柳杨柳复杨柳,舞罢青衫困垂手。相如病思最多情,沈约才清更酣酒。君看好鸟鸣枝闲,日与春风问安否。清明前后峭寒时,好把香绵闲抖擞。
-
菩萨蛮·海棠欲谢绵飞柳
海棠欲谢绵飞柳,柳丝自拂行人首。上巳是清明,新烟带粥饧。轻阴帘幕冷,闲却秋千影。曲水兴无涯,丽人花半遮。
-
义夫以赵清献谏垣集易柳文次其韵
文集何须较少多,有无相易共渐磨。宪台清献柳州柳,唐宋人才未易过。
-
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出示绮川西溪二赋辄赋长句为谢且以赠行
...羹,乞得闲官径呼渡。江涨桥头有渡船,船头历历东林路。云烟如画水如天,笑忆红尘问良苦。我亦吴松一钓舟,蟹舍漂摇几风雨。因君赋里说江湖,破帽蹇驴明亦去。鸡犬相闻望可见,鸥鹭同盟心亦许。相过得得款溪门,雪夜前村听鸣橹。
-
隋堤柳
...色,不厌荒淫饥。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神器失所托,化作迷楼灰。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
柳径
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
-
柳敬亭说书行
...两眼未暗耳未聋,犹见摇唇利牙齿。小时抵掌公相前,谭玄说鬼皆虚尔。开端抵死要惊人,听者如痴杂悲喜。盛名一时走南北,敬亭其字柳其氏。英雄盗贼传最神,形模出处真奇诡。耳边恍闻金铁声,舞槊横戈疾如矢。击节据案时一呼,霹雳迸裂空山里。激昂慷慨更周致,文...
-
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
折柳复折柳,柳冻不成条。堠亭风雪断行迹,何来一骑随盘雕。前年蜀冈今海徼,有家如寓还空侨。到门空博儿女笑,悭囊不救长啼号。袖中漫灭贵人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