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
〔唐〕
洛城(1)一别四千里(2),胡骑(3)长驱(4)五六年(5)。
我离开洛阳辗转漂泊了四千里之遥,安史叛军长驱直入已有五六年时间。
草木变衰(1)行(2)剑外(3),兵戈阻绝老江边(4)。
草木由青变黄我西行来到剑阁之外,烽火阻断归程只能渐老在锦江岸边。
思家步月(1)清宵(2)立,忆弟看云(3)白日眠。
思念家乡踏着月色伫立在清辉冷夜,惦记兄弟仰看行云因疲倦白昼即眠。
闻道(1)河阳近乘胜,司徒(2)急为(3)破幽燕(4)。
听说河阳近来已经攻克正乘胜追敌,李司徒应一鼓作气捣贼巢拿下幽燕。
小提示:杜甫《恨别》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恨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写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被迫背井离乡,辗转漂泊,直到蜀中才暂时安定下来。连年的战乱使骨肉不得团聚,诗人月下思家,白日忆弟,倦极而眠。听到唐军河阳大捷的喜讯,盼望早日平定叛乱。全诗抒发了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殷切期望。诗人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沉郁顿挫,言近旨远,辞浅情深,尤其是颈联巧妙运用细节描写,以景托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0年
创作背景
《恨别》该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秋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乾元元年(758)冬,杜甫由华州回洛阳。次年春,在洛阳东的陆浑庄故居小住,又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秦州、寓同谷,至成都,辗转四千里,再未能回到洛阳。杜甫写下此诗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五六个年头。其间战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军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叛乱尚未完全平定。杜甫在成都听到前线传来胜利的消息,抚今追昔,有感于离乡背井、骨肉分散,写下《恨别》这首诗。
相关诗词
-
抛球乐·临水登山别恨重
临水登山别恨重。极天松栝起秋风。层层楼阁依岩置,曲曲江流与海通。目送经行地,吴楚荒原夕照中。
-
瑞鹤仙·别恨
薄寒罗袖怯。教小玉添香,被翻宫襭。兰缸半明灭。听几声归雁,一帘微月。情波恨叶。索新词、犹自怨别。梦回时、雪暖酥凝,掠鬓宝鸳钗折。凄切。纹窗描绣,旧谱寻棋,变成虚设。同心对结。重来是,甚时节。怅姑苏台上,征帆何许,隐...
-
减字木兰花·别恨
飞花万点。别恨盈盈堪靧脸。莫待多钱。难把黄金买少年。月帆风引。未必江头潮信准。深劝加餐。春水双鱼也不难。
-
欲别
山川重叠远茫茫,欲别先忧别恨长。红芍药花虽共醉,绿蘼芜影又分将。鸳鸯有路高低去,鸿雁南飞一两行。惆怅与君烟景迥,不知何日到潇湘。
-
今别离四首·其三
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双悬...
-
念奴娇·次韵东坡赋别
...,一点红炉雪。识时务者,当今惟有俊杰。我本浩气天成,才逢知己,便又清狂发。富贵于我如浮云,且看云生云灭。羊石论交,鹅湖惜别,别恨多于发。共君千里,登楼何患无月。
-
恨别二首·其二
人言日远还疏索,别后都非未别心。唯我忆君千里意,一年不见一重深。
-
张次律见招欲同一诗人饮既见乃新定远令刘旦元赞也诘朝与之别别后寄之并寄次律
...侯呼我饮,云欲醉诗人。我愧野无格,君能高出尘。句中真有画,笔下信如神。不待平生识,由来一语亲。众皆嫌坦率,意独取天真。颇恨匆匆别,殊乖款款陈。王官欣旧辙,蛮语昧初询。起此穷途哭,端非倾盖新。度江风吼夕,发轫雪飞晨。行路嗟离阔,题诗报苦辛。
-
贺新郎·别李参政壁
...情何限。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肯容我、樽前疏散。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截不断,整仍乱。三年瞥忽如飞电。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刬。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又分付、水流冰泮。满腹...
-
长亭怨慢·苇湾重到,红香顿稀,和半塘老人
...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乱蝉高柳,凄咽断、蘋洲谱。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迟暮。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青墩梦断,枉赢得、去留无据。试巡遍、往日阑干,总无著、鸳鸯眠处。剩翠盖亭亭,消受斜阳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