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潮
〔明〕
故事(2),三江(3)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按照以往的惯例,三江口其实没有海潮可看。午后就有人在那里喧闹:“今年会悄悄地涨潮。”年年都是这样。
庚辰(1)八月,吊朱恒岳(2)少师至白洋,陈章侯(3)、祁世培(4)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5)往,章侯、世培踵至。
崇祯十三年八月,我前往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师,陈章侯与祈世培和我一同前往。海塘上有人呼喊着去看海潮,我急忙跑过去,他俩一会儿也到了。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1)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2)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3)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4),无敢后先。
我们站在海塘上,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一样,从海宁往这里涌来,直奔海塘上。潮水稍微靠近的时候,就像千百群小鹅被驱赶而来,张开翅膀惊惶地扑飞。渐渐逼近的时候,泡沫喷涌,浪花像冰花一样图被踢得四处飞溅,如同百万头雪狮铺天盖江、长驱而下,好像有怒雷在鞭策它们,千万头雪狮迅速奔跑,争先恐后。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1),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2),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3)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4),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潮水再逼近一些,好像被飓风逼迫而来,那架势好像要拍打着堤岸涌上来。观看海潮的人害怕地往后倒退,跑到海塘下面躲避。海潮到达海塘,拼尽全力一搏,海水冲击喷射,溅起水花高达几丈,看潮的人身上都被溅湿了。海潮旋转翻腾向右边涌去,被龟山挡住,水势更加强烈,水声更加轰响,好像用大炮炸毁大龙湫一样,半空中水花像雪花一样飞舞。观看的人为之惊异眩目,坐了半天,脸色才开始慢慢恢复。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1)漱激(2)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先辈曾告诉我:浙江的海潮是从龛山和赭山开始翻涌奔腾而起的。白洋离这两座山很远,潮头却更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提示:张岱《白洋潮》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白洋潮》是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创作的一篇小品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海塘观潮的全过程,以时空为序,由远及近,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白洋潮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观,写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气势和雄壮之美。文章奇喻妙譬,层见迭出,铺叙极有次第。
- 作品出处陶庵梦忆
- 文学体裁小品文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白洋潮》此文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陶庵梦忆》中文章基本于明亡后创作,但此篇或许创作于明亡前。明崇祯十三年(1640)八月,张岱与朋友陈洪绶、祁世培因吊唁朱恒岳少师,在绍兴西北滨海的白洋村,见到了气势不凡、极为壮观的钱塘江潮,因此有了这篇文章。
相关诗词
-
茶洋驿次陈希白方伯韵
南平山月白,仙桂已成丹。云到中秋净,溪当午夜寒。飞飞乌绕树,齿齿石依滩。极目烟波迥,乡关入望难。
-
白发
圣朝频见取,报效近如何。名厕清时列,忧深白发多。江淮移省檄,邹鲁尚弦歌。自愧才疏浅,那能遂抚摩。
-
杨白花
杨白花尔何白荡,漾春心易南北美。人深宫愁捧心击,碎珊瑚为谁惜大。江东流,烟雾深,欲往从之思如织。
-
九日观太白山雪
日日登高赋远游,偶逢九日转多愁。青山也解行人意,遥对黄花共白头。
-
奉和白楼太宰斋居
画省清斋此日同,闻歌白雪枉诗筒。瑶坛玉殿虚无里,翠盖金舆想像中。阶下莓苔侵暮雨,苑边杨柳入春风。低栖鹳鹤休飞去,对尔忘机学海翁。
-
赠丹阳令白谦
曾闻李白遨游地,多在云阳古县中。诗笔夜题丹井月,酒船晴棹练湖风。人家隔水深深见,驿路看花处处同。今日宦游非昔日,野蒿烟草蔓晴空。
-
海乡竹枝歌四首·其一
潮来潮退白洋沙,白洋女儿把锄耙。苦海熬乾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
-
金泗樵以多篇见示答以长歌
...状,恍若洪厓浮邱来扶将。何幸拉我登天阙,龙腰鹤背偕翱翔。知君本是谪仙客,故尔精神结注非寻常。长歌娓娓数百语,触手妙绪何汪洋。白衣苍狗寄幽远,天空海阔怀莽苍。忽尔鸢鱼足儒理,深衣大带垂堂堂。忽尔高举如仙人,瑶草玉树琪花香。忽尔枯寂似释子,萧然钵笠...
-
由港口放洋望海上诸屿寻台山来脉处放歌
...龙忽昂首,兜之不住复东走。走到沧海路已穷,翻身跳入冯夷宫。之而鳞爪藏不得,散作海上青芙蓉。我从崱屴来,买棹归乡里。小焉海潮生,百夫声齐起。掀碇转柁飞如龙,倏时已过山千重。回头却顾船来处,天半屹立千高峰。鸾凤翱翔以下瞰,龙虎巃嵷而上冲。黄牛白犬...
-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三·其二
望洋白首恨难禁,仰止高山足未临。杲日漏光虚室白,春风摇绿草堂深。异端欲使无炎烬,吾道休教有陆沉。活泼天机在何处,数声啼鸟绿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