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燕
〔明〕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2)见应稀。
在故国飘泊流落万事都已改变,往时王谢堂前也少见这样的白燕。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1)尚未归。
明亮的月光照着汉水辨不出它的身影,大雪纷飞还没飞回梁王的菟园。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柳絮飞舞的池塘边香气入梦,冷意侵人梨花开满庭院。
赵家姊妹(1)多相忌,莫向昭阳(2)殿里飞。
赵家姐妹生性喜欢嫉妒,切记不要往昭阳殿中飞舞翩跹。
小提示:袁凯《白燕》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白燕》是明代诗人袁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用刘禹锡诗句触题,总赞一笔,并就其所沉积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化丰富了内涵;中间颔、颈两联着重写燕体之白,以柳絮、梨花等洁白的景色,造成典型意境,衬托白燕;尾联转过笔势,忽作充分拟人化的奇想,希望白燕洁身自重,尤见诗人殷殷之情。全诗写形传神而形神兼具,用典自然而贴切,且语言秀丽流畅,构思巧妙,确为咏物之佳作。
- 作品出处海叟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初
创作背景
《白燕》此诗为袁凯早年的作品。据杨仪《骊珠杂录》:“时大本赋《白燕》诗,呈杨铁崖,铁崖极称殊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景文在座,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景文归作诗,翌日呈之,铁崖击节叹赞,连书数纸,尽散座客。一时呼为‘袁白燕’。”都穆《南濠诗话》亦载,袁凯尚未出仕时,一天与友人去拜会当时的诗坛领袖杨维桢,见茶几上有元人时太初的一首《白燕》诗,袁凯读后说:“此诗写白燕尚未尽体物之妙。”杨维桢不以为然。袁凯回家后,连夜步其韵亦作《白燕》诗。
相关诗词
-
白燕
入听呢喃旧语哗,惊看玉质点檐牙。乌衣国里谁同侣,白板扉中自一家。掠水影随冰尽泮,穿檐光透月初斜。上林来往翻飞处,袅袅梨花更柳花。
-
珍珠帘·白燕
...梨花同梦。堪恸。念孀楼关盼,缟衣谁共。还听絮语呢喃,似素心商略,春情种种。顾影在池塘,讶缀来霜重。莫向乌衣思旧族,□已迷、白云乡洞。轻耸。看掠入珠帘,珠帘微动。
-
白燕
海国年年傍社归,春来争讶羽毛非。不经乳穴移仙骨,似剪齐纨作舞衣。已化玉钗空怅望,未消红缕故依稀。月明昨夜风帘动,惊起还随白练飞。
-
白燕
偶向春江晾雪衣,春风袅袅故飞飞。梦游旧苑繁华净,人在空楼缟素归。玉剪频催云黯淡,金泥轻吐雨霏微。谢家子弟头都白,怅望平芜伴落晖。
-
白燕
年年春社渡江津,变化乌衣国里身。画栋营巢情有诉,缁衣换白净无尘。衔泥立幕双环玉,掠水穿花一剪银。莫是旧时王谢宅,閒披缟素不惊人。
-
初夏陈子明何襄武伯友家幼度桢卿有开集白燕亭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几日倦游无所事,一时酬对有馀思。他如轻薄何须数,我辈狂疏或有之。且喜客兼才子会,顿...
-
瀛洲亭见白鹦鹉
白燕何时去未回,瀛洲亭上雪衣来。天高鹤驭秋风便,地近龙楼日色开。影向玉堂清自照,心依雕槛静无猜。笙簧知尔能传语,好记南山万寿杯。
-
题画·其三·梨花白燕
剪剪东风白雪香,乌衣宝树玉成行。昭阳莫道无颜色,净洗铅华见靓妆。
-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其七·白词
交州剪刀裁匹练,掌上飞来如白燕。苔色秋深长信宫,歌声夜绕昭阳殿。珠错华灯列万星,玉床半醉倚娉婷。舞回似恨秋衿薄,侍寝琼房晓未醒。铜龙咽咽天河水,牛女佳...
-
舞曲歌辞白纻歌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