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故人(1)西辞(2)黄鹤楼,烟花(3)三月下(4)扬州。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1),唯见(2)长江天际流(3)。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小提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全诗没一个「离别」,但又句句写着离别;没有直接抒情,但却处处透着深情。
- 作品别称送孟浩然之广陵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30年
创作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相关诗词
-
送江侍御
未厌西南作远行,游龙春峤傍花明。碧鸡关外先秋约,黄鹤楼前今雨情。两省官评还藻鉴,三司事会尽戎兵。礼庭喜气年来别,雁塔增题一代名。
-
登黄鹤楼
黄鹤高翔何处巅,尚留胜概亘长天。星罗万户依峗郭,水汇三湘荡碧烟。非借高人增绮阁,那凭远眺忆飞仙。赏心会到忘言处,清籁稀微一笛先。
-
赋得楚天春雁送友人
...此中零雨暮仍朝。云梦平吞若八九,君山一点似萍飘。大王雄风起天末,神女行云漾翠翘。送君行,行且谣。人生可似随阳雁,相看南浦别魂销。今日南浦头,明日湘江渚。苍梧云去湘水深,犹记啼痕染竹处。断行且莫怨离群,缄书为寄洞庭君。黄鹤楼空山月白,好去吹箫弄綵云。
-
乙酉冬宴客黄鹤楼用崔韵
鄂城自昔登临地,崔咏何年擅此楼。总有才华多役役,祇应江水付悠悠。天开诗客阴晴景,木落渔家远近洲。形胜不殊风物异,谩堪笳鼓散清愁。
-
游汴南归道汉阳过江访黄鹤楼遗址
吹台高咏别中州,万里驱车登此楼。去鹤江空云影晚,落梅风絮笛声秋。诗题黄虎闻西渡,劫转红羊识上游。今日武昌鱼可食,水兵闲着要能舟。
-
题黄鹤楼画二首·其二
楚城斜日照洲渚,飞飞鸿雁鸣相将。楼头客子笑无语,北梦南云尔许长。
-
癸卯秋大军围武昌予极欲一登黄鹤楼不数日复命还建业莫遂所怀乃赋七言以寄予兴
武昌城头黄鹤楼,爽垲迥挹西南州。嶓江岷江於此合,古人今人无限游。天际一帆悬宿雨,云边万木下高秋。赋诗横槊慷慨事,笑指阑干近斗牛。
-
点绛唇·黄鹤楼头
黄鹤楼头,塞鸿声里清秋暮。水边归路。人立斜阳渡。十二屏山,有个人凝伫。知何处。暝烟残雾。几点潇湘树。
-
送王子卿之金陵一首
忆游武林时,君家绿杯举。白云如杨花,拂洒萦空起。高堂凄清弹锦弦,我吟鲍照瑶台篇。逢君意气即倾倒,别时几载心茫然,闭门偃卧吴宫边。花溪忽遘王猷船,故人相对还相怜。金陵去访凤台迹,三山眺落长江烟。霜飞九月不堪客,归来愿及春风前。
-
登黄鹤楼
大江东去向黄州,黄鹤仙人此旧游。风色晓严犹禁渡,日华秋静独登楼。桃花祠外盈盈水,芳草洲前点点鸥。红树青山无限况,且揩醉眼破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