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
〔明〕
项脊轩(1),旧(2)南阁子也。室仅方丈(3),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4),雨泽下注(5);每移案(6),顾视(7),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8),日过午已昏(9)。余稍为修葺(10),使不上漏。前辟(11)四窗,垣墙周庭(12),以当(13)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2)时栏楯(15),亦遂增胜(16)。借书满架,偃仰(17)啸歌(18),冥然兀坐(19),万籁有声(20);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21),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22)可爱。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灰尘泥土不断渗滴出水来,雨水也往下流,每每挪移桌子,环顾四周,没有地方可以安置。项脊轩坐南朝北,照不到太阳,每天一过中午屋里就很昏暗。我稍稍修补了一下,使上面不再掉土漏水,前面开了四个窗子,环绕庭院盖起围墙,用北墙来挡南面的阳光,阳光照在墙上,反射进屋里,屋里才亮堂了。又在院里种了兰花、桂花、竹子和其他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借来的书堆满书架,时卧时起,长啸高歌,或者静静地端坐,种种声音都能听到。庭院的台阶上静悄悄的,小鸟时时来啄食,人过去都不飞走。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2)而是。东犬西吠(3),客逾庖而宴(4),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5)为墙,凡(6)再(7)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但是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连成一个大院。等到叔伯们分家以后,里里外外建了许多小门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赴宴,鸡蹲在大厅上。院子里开始是筑起篱笆,后来修了围墙,变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住在这座轩里。这个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乳母。已故的母亲待她很好。轩西面连着内室,先母曾经来过一次。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老婆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这里,就是你母亲站的地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1)。”
她又说:“你姐姐在我怀里,哇哇地哭起来,你母亲就用手指敲敲门说:‘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东西了?’我在门板外和她互相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1),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2)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话还没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跟着哭了。我从十五岁起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走来对我说:“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呆在这里,像个闺女一样?”
比去,以手阖(1)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等到离开时,她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总可以期待了吧?”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过了一会儿,她拿着一个象牙手板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
瞻顾遗迹(1),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过了一会儿,她拿着一个象牙手板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1)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2)有神护者。
轩的东面,过去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就要从轩前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久而久之,能通过脚步声分辨是谁。这座轩曾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大概是有神灵在保佑吧。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我认为:巴蜀寡妇名叫清的,守着丹砂矿井,得到的好处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为表彰她而筑了女怀清台。刘备和曹操争夺天下,诸葛孔明从隆中出山建功立业。当这两个人无声无息地住在偏僻的地方时,世人哪里能知道他们?我住在这小小的破屋中,当我扬眉眨眼时,认为这破屋中自有不平凡的事物。知道的人,是不是要说我跟浅薄的浅井之蛙没什么不同?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1),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2)。吾妻归宁(3),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4)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我写了这篇记之后,过了五年,我妻子嫁了过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问古代的事情,或者靠着几案学写字。她回娘家去,回来以后转述几个小妹妹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阁子,那什么叫阁子呢?”过了六年,我妻子去世了,房屋坏了也没有修理。又过了两年,我长时间生病,没有依靠,于是使人又修整了南阁子,它的形式和以前稍稍有些不同。但从此以后我常年在外,不常住在那里了。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1)也,今已亭亭如盖(2)矣。
庭院里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的,现在已经长得挺拔高大,枝繁叶茂像伞一样了。
小提示: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全文语言自然本色,不事雕饰,不用奇字险句,力求朴而有致,淡而有味,营造出一种清疏淡雅的感觉。该散文被编入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编入时多有删减)。
- 作品出处震川先生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相关诗词
-
书乐志论后
大功济一世,富贵当崇高。运会苟不逢,引身入蓬蒿。良田及美宅,诚免苦身劳。既非先世遗,求致宁非叨。吾鄙《乐志论》,陈酒烹豚羔。虽愈乾没徒,未为肥遁豪。不见陈元龙,床下卧此曹。
-
耄志十首·其九
卫王自谓过伊周,奕叶珥貂何足酬。四世五公禁太盛,六卿三家僣有由。地寒曾为国远虑,天高未察臣志谋。京桧令终真幸矣,何须接踵贵吊攸。
-
读筠廊偶笔
知君诚作者,游戏集毫端。糖蟹诚堪赋,甘蕉亦可弹。解颐多异论,寓目得奇观。好述輶轩志,他时佐史官。
-
闻荐举言志五首·其四
邻稚欢阗野父惊,争传轩骑枉柴荆。此翁渐被时贤识,悔不从前换姓名。
-
故人殷进士特使自寿张来兼致怀作仆离群远遁颇有游陟之志酬美订约遂有此寄
我生寡谐俗,志与山林期。谬拟渭川载,岂羡荆山悲。弱龄不解事,走马长安郊。紫绶虽挂身,丹丘阻逍遥。心随万里云,舒卷何萧萧。翩翩朱凤凰,飞...
-
吾父崇祀乡贤志喜四首末一道耑谢诸友·其四
吾翁雅志重彝伦,九十年间草莽臣。幸附青云推月旦,却教黄壤转精神。纶綍功名犹是幻,春秋登豆始为真。繇来戴德轻环草,愿早鹏飞翊圣人。
-
水调歌头·男儿四方志
男儿四方志,岂久困泥沙。束书匣剑,依旧旅食在京华。蹭蹬青云未遂,奔走红尘何计,敛袂且还家。草木渐黄落,风月正清嘉。友猿鹤,宅丘壑,...
-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
水调歌头·志可洞金石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
-
志隐轩
家居潇洒似江村,花草侵阶水映门。元亮结庐山挂眼,孔融好客酒盈尊。肯教轩冕移心志,未厌林泉入梦魂。我亦平生倦游客,一廛无处问东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