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
〔宋〕
东风吹柳日初长(1),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3)红妆(4)。
东风吹柳的烂漫时节,白昼逐渐加长,外面刚刚下完小雨,芳草在斜阳下闪着流光。杏花被东风吹散,四处飘荡,掉在屋梁的燕巢上,燕巢也芳香。年轻女子躺罗帐,醒来发现坏了红妆。
宝篆(1)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2)。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龙凤形状的篆香已经燃尽,而竖立在一边的画屏,上面绘着一幅《云锁潇湘图》。夜深寒气袭人,无法入梦乡,只有无限思量。
小提示:秦观《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品,这是一首抒写春闺思远的词。上片写暮春景色,下片写离人愁思。词中用东风衬托 “柳”,见其婀娜多姿;用雨余、斜阳衬托“草”,见其嫩绿鲜美。而杏花糁径,燕啄香泥,屏画潇湘,白云深锁,寒夜失眠,更引起闺中人的无限思量。词中女主人公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稳睡红窗,夜里则枕畔难安,生动体现了女子的春情难耐。全词以景衬人,宛转细腻地抒写了闺中人的绵绵情思。
- 作品别称画堂春·春情
- 作品出处花草粹编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曾有人认为此词是黄庭坚的作品。《全宋词》案:“此首别见明刻本(豫章黄先生词)。”徐案:毛晋汲古阁本《淮海词》题下附注:“或言山谷年十六作。”然不足信,据学者们考证,认为系秦观所作,而非黄作。由这首词本身来看,描写的是一位女子春睡的场景和心情,香艳中夹杂着惆怅,柔媚中蕴含沉痛,痴情而不滥情,确实更符合秦观作品的一贯风格,而年少的黄庭坚的作品基本还没有达到这种艺术表现能力。
相关诗词
-
沙远晴波浅漾金鱼苗初上小如针将船载酒江头饮水柳千株满岸阴·其六
两岸东风吹柳花,小江新水带春霞。长林日出乌自乳,买酒上船人到家。
-
画堂春·柳丝绿过剡溪长
柳丝绿过剡溪长。柳花粘著衣裳。婿乡抛撇旧仙乡。怎不思量。家住天台何处,梦中桃子犹香。肯移春色满华堂。侬岂萧郎。
-
乱后和黄子鹿苹春望
东风吹柳绿毵毵,一路烟痕障远岚。莫倚高楼望天末,断肠春色是江南。
-
送人东游
东风吹柳絮,匹马去重关。萧寺通南甸,芜城入楚山。作客久未已,送君又独还。离愁与衰鬓,并作醉时颜。
-
初晴
天街十二正春阳,小草离离雨后香。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
春怀
丽日光辉满草堂,海风浓淡昼初长。山光渐遍芙蓉水,花气全过薜荔墙。世事共看消短鬓,时名谁拟赋长杨。春来正与芳心合,纵酒行吟不觉狂。
-
春日忆成翁宝林
茆屋倚青嶂,山窗锁翠岚。东风吹柳醒,夜雨醉花酣。仙里谁归鹤,尘缘自缚蚕。何时一斗酒,相共剖黄柑。
-
画堂春·春风淡荡柳丝柔
春风淡荡柳丝柔。无端情思悠悠。终朝独自倚高楼。懒下帘钩。怕睹花间蛱蝶,惊看水上雎鸠。莺俦燕侣各风流。那管人愁。
-
谒金门·春意态
春意态。闲却远山横黛。香径莓苔嗟粉坏。凤靴双斗彩。折得花枝懒戴。犹恋鸳鸯飞盖。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
-
春雪
馀寒料峭黄昏暮,惊见东风吹柳絮。杜陵野老独归来,却入灞陵桥上路。黄莺愁立花深处,恨湿金衣寒两羽。园林浑似晚春时,一片琼花飞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