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
嵩峰(4)远叠(5)千重雪,伊(6)浦(7)低临一片天。
遥远的嵩山堆千重白雪,低低的伊水映一片蓝天。
百顷平皋(1)连别馆(2),两行疏柳拂清泉。
水滨百顷田地连接着别墅,两行疏落的柳枝拂动清泉。
国须柱石(1)扶丕构(2),人待楼航济(4)巨川(5)。
国之大厦正须柱石般的重臣支撑,谁想渡过大河必得凭借高大楼船。
萧相方如左右手(1),且于穷僻(2)置闲田。
潞公像萧相国一样曾是左右臂膀,如今却在荒僻的村野造屋买田。
小提示:司马光《和君贶题潞公东庄》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是北宋诗人司马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作者从大处落墨,把潞公的居第放在嵩山千重雪、伊浦一片天的壮阔背景中来写,由远及近,描绘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宁静庄园,令人神思超越尘俗。后半篇却笔锋突转,撇开隐居生活的进一步刻画而侃然阐发议论,说国之大厦须柱石支撑,文、富等人正是国之栋梁,作者又以渡河为喻,说明他们经邦济世的宏图必得倚仗君王方能实现。但可悲可叹的现实却是:潞公虽曾像萧何一样为君王的左右手,如今却被投闲置散,只能满足于庄园的宴游之乐,此中对神宗深含讽喻。诗中亦借他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表达了司马光被迫闲居的幽愤心情。全诗起伏跌宕,用意深远。
- 作品出处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因为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同,作者自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1085年(元丰八年),退居洛阳。1082年(元丰五年),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富弼(韩国公)等人也因反对新法入洛阳定居。他们组成了一个在野集团,名之“耆英会”,常在一起聚首,置酒相娱。君贶,即宣徽使王拱辰,为耆英会成员之一。《和君贶题潞公东庄》此诗作于作者与诸位耆老在文彦博庄园宴乐之时。
相关诗词
-
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其一
乐人都用教坊家,席上群公换口誇。内里宣来蕉叶盏,御前赐出缕金花。
-
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其三
西苑重排饯会时,新篇御制降彤墀。明朝上巳无公事,赴宴臣僚总进诗。
-
书东山草堂扁·其一
封题云卧东山扁,歌咏司空表圣诗。天阙星辰遗旧履,橘洲岁月有残棋。石横流潦潜虬角,梅迸垂萝屈铁枝。自笑野人閒袖手,云烟浓淡忽交驰。
-
纪恩宠送太师潞公西归·其二
坐上才初佳句传,中官写得便闻天。圣人含笑搜寻了,依韵当时赐和篇。
-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其三
徐公铁笔写梅花,遗迹多留浙水涯。此画曾陪诗县令,故应供养梵王家。
-
题渊明归庄图·其二
万古人心万古看,中原如此可能安。先生醉倒东篱意,得恐驱驰老病难。
-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潇洒主人静,夤缘芳径幽。清辉在昏旦,岂异东山游。
-
题渊明归庄图·其一
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
赠修水黄君子行
...晦势则然,达观等一梦。可怜蓬瓮生,万卷皆成诵。静退一何勇,本不借怂恿。使孔孟复起,必能与折衷。世道日以隘,古心谁与共。君家太史公,以文瑞吾宋。崛奇庄骚语,雅淡商周颂。学力探窅深,天巧妙机综。风流被诸孙,璆琳富包贡。若若绶满朝,傱傱清燕奉。那知一...
-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