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游赏
〔宋〕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1)都上十三楼(2)。不羡竹西(3)歌吹、古扬州(4)。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黍(1)连昌歜(2),琼彝(3)倒玉舟(4)。谁家水调唱歌头(5)。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小提示:苏轼《南歌子·游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南歌子·游赏》是由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人描绘了在端午节时的各种赏心乐事。上片开始就用移情手法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可人,继而用对比手法自身所处的十三楼加以赞美;下片提笔便极写宴饮对酌的游赏乐事,其后则用一曲声满湖山的轻歌曼曲作结。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
- 作品出处东坡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南歌子
- 创作年代1090年
创作背景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词人到杭州担任知州。在此期间词人游山玩水。端午节时词人与他的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为了记录自己的游玩过程以及感受,于是写下了《南歌子·游赏》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