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三
〔两汉〕
凤皇(1)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凤凰在南岳集结,他们在枯败的竹林处徘徊不前。
于心有不厌(1),奋翅凌紫氛(2)。
我的心不满足,不气馁,奋力地展翅凌驾于高空之上。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1)群。
正是为了不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击风云的斗争生涯的。
何时当来仪(1)?将须圣明君。
问我什么时候降临:到了明君临世的时候,我就将万里来归!
小提示:刘桢《赠从弟·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赠从弟三首》是汉末三国时期诗人刘桢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运用比兴之法,分咏蘋藻、松柏、凤凰三物,诗人以蘋藻、松柏、凤凰高洁、坚贞的品性、远大的怀抱,勉励其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亦以自勉。全诗长于比兴,文字平实,言简意明,风格古朴。
- 作品出处刘公干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刘桢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除《太平御览》 引《文士传》 所记“少以才学知名,年八、九岁能诵《论语》、《诗》、赋数万言,警悟辩捷,所问应声而答,当其辞气锋烈,莫有折者”,曹植《与杨德祖书》亦谓“公干振藻于海隅”。他“贫居晏里闹,少小长东平。河充当冲要,沦漂薄许京“(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刘桢》 诗),因战乱离开家乡, 漂泊到中原的许(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 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 诗三首便写于此时。同时刘桢是一位很有骨气的文士。据《典略》记载,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席间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恨他“不敬”,差点砍了他的脑袋。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赠从弟三首》,就带有这样的气骨。
相关诗词
-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三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
斯远兄入城见使君郎中且谒尚书韩先生提属李丈题诗以赠四首 其三
永嘉别驾从渠说,为说钱晁好夙通。聊以吾云卜吾子,傥贤吾亦出蒿蓬。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
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䍧欲上惊崷崒。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
曹梦良自许峰来访留山间数日赋诗数十章复出四绝见赠次韵·其三
平生风义慕相如,笔砚从游二纪馀。直许交情定金石,肯同馀耳但光初。
-
九日寄昌龄弟·其三
此日黄花酒,深期酌弟兄。谁知有离别,西望不胜情。
-
和人见赠四首·其三
牢落海边惟教子,书声殊喜听三盘。芳樽远寄柴扉静,洗盏开尝得尽欢。
-
招隐三章赠李洋·其三
云气吐吞兮天目之腹,乳潭沉沉兮鸭潭煜煜。徐伍朝往而暮来兮双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风步虚之曲。子其隐乎,吾与子兮莳菊。
-
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其三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辉不泯,而映邦国。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
和陶停云赠芋岩五十初度四首·其三
有梅有梅,霜裛其荣。人恤尔寒,尔怡予情。不愆日迈,不负月征。维仁引年,以保尔生。
-
与谢翱赠荅诗·其三
一纸华笺洒碧云,馀香犹在墨犹新。空添满目凄凉事,不见三山缥缈人。斜月照衣今夜梦,落花啼鸟去年春。红闺更有堪愁处,窗上虫丝几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