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
〔唐〕
桂楫(1)中流(2)望,空波(3)两畔明。
船行到江心的时候我抬头远望,只见两岸的景色清晰地映照在辽阔的水面上。
林开(1)扬子驿(2),山出润州(3)城。
扬子驿盖在树林的开阔处,而对面的润州城则矗立在群山中。
海尽(1)边阴(2)静,江寒(3)朔吹(4)生。
海的尽头岸边上阴暗幽静,江面上来自北方的秋风吹起了阵阵的寒意。
更闻(1)枫叶下,淅沥(2)度(3)秋声。
枫叶掉落的淅沥声中,岸边送来了秋天的讯息。
小提示:丁仙芝《渡扬子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丁仙芝创作的一首秋景诗。此诗八句四十字,抓住了船行江中,人的视野灵活变化的特点来布设景物,构思新颖。诗人感受独特,诗中画面新鲜。全诗写秋景、秋声,都从船上人的视觉、听觉的感受入手,这也是它不同于其他秋景诗的地方。
- 作品出处千家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作者丁仙芝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登进士第,直至开元十八年(730)仍未授官,仕途偃蹇,后官仕余杭县(今属浙江)尉,《渡扬子江》是作者被调任余杭县尉渡过长江时所作。
相关诗词
-
渡扬子江
长江不尽来荆蜀,天堑平分控五州。地近沉舟悲战伐,人从击楫想风流。波开云日诸峰出,浪涌鱼龙夹岸浮。况值丹枫摇落尽,三山缥缈欲忘忧。
-
渡扬子江
一江春水静微波,柔橹声中听棹歌。醉眼漫疑沧海小,客愁争似暮山多。飞飞北雁衔云去,叶叶南帆背日过。每念壮怀悲击楫,秣陵西望尚干戈。
-
进越河口入江南界矣,随书所见·其一
计渡扬子江,哀鸿来满目。老弱或提携,终朝断复续。百里无炊烟,残垒争露宿。滩头罗拜迎,哀向我舟哭。舟人未成言,风送片帆速。仰天顿地呼,口乾呼不复。
-
癸未岁随驾南巡渡扬子江恭纪
敬从泛楼船,春江二月天。云开孤塔迥,风送远帆联。津柳迎清跸,沙洲接御烟。中流回望处,翠岫列晴川。
-
秋夜渡扬子江
人事不堪浊,江流万古情。峰峦新画稿,星斗旧棋枰。雁带秋声去,鱼惊月色明。扁舟轻一叶,夜到绿杨城。
-
渡扬子江
望中浮玉势崔嵬,得对名山第七回。风伯多情解相送,峭帆一瞥剪江来。
-
渡扬子江
四月惊涛白,扁舟发大江。不因临绝险,那使壮心降。天际群峰碧,矶头白马双。胜游殊未已,聊尔驻麾幢。
-
渡扬子江
大江限南北,击楫此经过。不见长安近,其如行路何。烟中沉楚树,鸿外渺湘波。谢眺怀京邑,新林引望多。
-
渡扬子江
荡桨楼船晓气融,飞登彼岸日方中。正逢万里安澜会,那得江㹠鼓浪风。
-
晓渡扬子江
平楚渺无尽,乱山寒欲苍。北风吹片席,此际一相望。客久增恇怯,吾哀罢慨慷。烟蓑依雪渚,江上有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