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五首·其三
〔宋〕
他时夜雨困(1)移床,坐(2)厌愁声点客肠。
从前每当夜雨绵绵,我总是烦恼着频频移床,因为厌憎添人愁闷的雨声滴在我满是客愁的心上。
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1)小荷香。
如今一听雨打南堂新瓦,似乎已闻到东坞一阵阵荷花幽香。
小提示:苏轼《南堂五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第三首承上写诗人幽居的心境。这首诗环绕着对雨声引发的不同感受,表现了昔日与现今全然迥别的两种心境:过去每当夜雨时诗人便频移床铺,怕听点点雨声滴上愁心。如今,久已安于逆境的诗人,心境已由愤激不平趋于超脱恬静。尤其是营造了临江的新堂,给他不幸的贬居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诗中写出当诗人听到雨滴南堂新瓦的铿锵声,不由得浮想联翩,想象东坞的荷花被雨催开,进而想象已经闻到阵阵荷香。诗人把艰危孤寂的贬斥生活也大大地艺术化了,这里体现了他对人生深深的热爱,以及随缘自适的乐观性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
相关诗词
-
鼙舞歌五首·其三·大魏篇
大魏应灵符。天禄方甫始。圣德致泰和。神明为驱使。左右宜供养。中殿宜皇子。陛下长寿考。群臣拜贺咸悦喜。积善有馀庆。宠禄固天常。众喜填门至。臣子蒙福祥。无患及阳遂。辅翼我圣皇。众吉咸集会。凶邪奸恶并灭亡。黄鹄游殿前。神鼎周四阿。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白虎戏西除。含利从辟邪。骐骥蹑足舞。凤皇拊翼歌。丰年大置酒。玉樽列广庭。乐饮过三爵。朱颜暴己形。式宴不违礼。君臣歌鹿鸣。乐人舞鼙鼓。百官雷抃赞若惊。储礼如江海。积善若陵山。皇嗣繁且炽。孙子列曾玄。群臣咸称万岁。陛下长寿乐年。御酒停未饮。贵戚跪东厢。侍人承颜色。奉进...
-
感讽五首·其三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
-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其三
夜裁鸳鸯绮,朝织蒲桃绫。欲试一寸心,待缝三尺冰。
-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三
行到深村麦更深,放低小轿过桑阴。再三传语春寒道,好为农家惜绿针。
-
拟古五首·其三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了,复醉梅花傍。
-
红云亭即事五首·其三
三十馀年事,千纷复万纭。战尘飞白羽,花事梦红云。园契更为主,州符阅几君。池声送今古,犹似旧时闻。
-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其三
巢父无名子,相对语瓜田。夜闻李都尉,醉猎南山前。射杀白额虎,飞鸟落青天。归来感往事,叱咤黄金鞭。
-
尹喜哀叹五首·其三
昔往学道时,登岳历高冈。动见百丈谷,赫赤道里长。有无极神气,何以到西方。元以度赤谷,垂泪数千行。自念宿罪重,五内心摧伤。
-
五郊乐歌五首·其三·黄帝高明乐
居中匝五运,乘衡毕四时。含养滋群物,协德固皇基。啴缓契王风,持载符君德。良辰动灵驾,承祀昌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