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

王安石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河北(1)民,生近二边(2)(3)苦辛。

河北的老百姓日子真够艰难,生活在边疆与辽国和西夏相连,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1)官家(2)夷狄(3)

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

今年大旱千里赤(1)州县(2)仍催(3)河役(4)

今年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州县官吏依然抓壮丁去把苦役承担。

老小相依来就南(1),南人丰年自无食。

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缺粮断餐。

悲愁天地白日昏(1),路旁过者无颜色(2)

边民的愁苦如阴云遮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无不神情黯然。

汝生不及贞观(1)中,斗粟数钱(2)兵戎(3)

无法逢时生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小提示:王安石《河北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河北民》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剪裁精当,言简意赅,全面反映当时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之苦,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的唐太宗贞观之治,这巧妙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真切深刻地体现了此时此地的社会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北宋朝廷每年向契丹(后改称辽)、西夏交纳大量银绢作为“岁币”,以求苟安。这年年岁岁的沉重经济负担首先落到边境百姓身上。州县官衙敲诈勒索,百姓苦不堪言,遇到天灾,更无法生存。庆历六年(1046),北方遭受严重早灾,王安石时淮南签判任满,在去京师的路上感受到这一严酷的社会现象,写下了《河北民》这首诗。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