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
一路经行处,莓苔(1)见履痕(2)。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静渚(1),春草(2)闭闲门。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小提示: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相关诗词
-
宿莆阳玄妙观赠一山道人·其一
曾向山房夜听琴,白云有约许重寻。吟成立尽虚檐月,落叶满庭秋意深。
-
望商山路
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雨霁残阳薄,人愁独望迟。空残华发在,前事不堪思。
-
常山道中闻诸将屡捷
一雨四十日,羲和安在哉。路忧石头滑,云怕天心开。隔水唤舟渡,逢人骑马来。闻言江北好,一笑为传杯。
-
浣溪沙·常山道中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卖瓜声过竹边村。
-
寄题何靖山人隐居
门外铺寒水,墙头立好山。先生忘势利,高隐寄中间。凫鹜应同乐,烟云已共闲。几时能少暇,携酒到松关。
-
访李奂山人隐居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二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黄卷圣贤欣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
题何靖山人隐居二首·其一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君已归寻旧闲味,肯骑肥马入红尘。
-
送人隐居
棋局茅亭幽涧滨,竹寒江静远无人。村梅尚敛风前笑,沙草初偷雪后春。鹏鴳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
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
平生不到三公府,晚岁归来五老庵。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