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圣俞诗集序
〔宋〕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1)而多穷(13)(2),夫岂然哉!盖(3)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13)(2)人之辞也。凡士之蕴(5)其所有(4),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6)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14)积,其兴于怨刺(8)(7),以道(9)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3)愈穷(13)(2)则愈工(10)。然则非诗之能穷(13)(2)人,殆(12)穷(13)(2)者而后工(10)也。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4)补(5)为吏,累举进士,辄(6)抑(7)于有司(8),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9)五十,犹从辟书(10),为人之佐(11)。郁(12)其所蓄,不得奋见(13)于事业。其家宛陵(14),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15)。既长,学乎六经(16)仁义之说(19)。其为文章,简古(17)纯粹,不求苟(18)说(19)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24)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22)于上者。昔王文康公(20)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21)荐(22)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22)之清庙(23),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3)(1)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2),不知其穷(3)(1)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2)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3)也,辄(1)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4),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馀篇,并旧所藏,掇(5)其尤(6)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庐陵欧阳修序。
小提示: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梅圣俞诗集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章。这篇序文通过对梅尧臣坎坷仕途的叙写,提出了诗歌“殆穷者而后工”这一著名美学观点。作者认为诗人“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才能写出好的诗歌来。也就是说,诗人必须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把难以描摹的感情形之于诗篇。这个见解,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是一脉相承的,与十九世纪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所说的“愤怒出诗人”也有类似之处。序文以评述梅诗作为轴心,将议论、叙事、抒情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在议论和叙述中,充溢着作者对这位杰出诗人的倾慕和惋惜之情。行文低昂顿挫,转折自然舒纡,语言平淡无华、明白流畅,这些特点都反映了作者驾驭文字的娴熟技巧。
-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文章作于嘉祐六年(1061)。此时欧阳修由枢密使转户部侍郎参政知事。官运亨通,志得意满。梅圣俞名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诗清新质朴,与苏舜钦齐名,陆游在《书宛陵集后》中称梅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第一位作家,盛赞其诗“突过元和作”。刘克庄的《后村诗话》更将梅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圣俞是欧阳修的好友。二人在发起诗文革新运动,反对浮靡文风的斗争中结下深厚友谊,成为莫逆之交。梅圣俞的诗歌理论及创作,曾对欧阳修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影响。梅圣俞一生困顿,得不到世人重视,死于嘉祐五年。一年后,欧阳修为了表达对亡友的怀念,将他的诗编撰成《梅圣俞诗集》,并为之写了这篇序文。
相关诗词
-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
忆昔识君初,我少君方壮。风期一相许,意气曾谁让。交游盛京洛,樽俎陪丞相。騄骥日相追,鸾凰志高扬。词章尽崔蔡,论议皆歆向。文会忝予盟,诗坛推子将。谈精锋愈出,饮剧欢无量。贾勇为无前,馀光谁敢望。兹年五六岁,人事堪悽怆。南北顿暌乖,相离独飘荡。失杯由画足,伤手因代匠。移书虽激切,拙语非欺诳。安知乃心愚,而使所言妄。权豪不自避,斧质诚为当。苍皇得一邑,奔走逾千嶂。楚峡听猿鸣,荆江畏蛟浪。蛮方异时俗,景物殊气象。绿发变风霜,丹颜侵疾痒。常忧鵩鸟窥,幸免江鱼葬。今兹荷宽宥,迁徙来汉上。憔悴戴囚冠,驱驰嗟俗状。王事多倥...
-
梅圣俞寄银杏
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
-
和梅圣俞杏花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
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
兴来笔力千钧劲,酒醒人间万事空。苏梅二子今亡矣,索寞滁山一醉翁。
-
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
经年都洛与君交,共许诗中思最豪。旧社更谁能拥鼻,新秋有客独登高。径兰欲谢悲零露,篱菊空开乏冻醪。纵使河阳花满县,亦应留滞感潘毛。
-
宋履中示月桂佳篇并圣俞诗因赋四韵
古人种花昔已老,后人种花今更好。听诗令人饥顿饱,叹息古人不可到。庭中花落君勿扫,醉饮全胜藉幽草。白发不嫌花压帽,寄声我友车先膏。
-
学诗吟十首·其七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
-
俞提举挽诗·其一
展也万夫特,翛然山泽臞。朔风空汴泗,春水渺淮湖。筹驿尹师鲁,诗坛梅圣俞。绣衣归老去,有韫不轻沽。
-
宝元圣德诗
...鳞鬣。及尔圭币升,焕然星斗晔。华钟帝乐张,法从天衢蹑。端门清旭上,肆宥欢声浃。宝图增大号,元历开皇劫。吉甫独何人,咏歌扬圣业。
-
东坡先生墓志铭
...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寘公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