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秦觏
〔宋〕
疾风回雨水明(1)霞,沙步(2)丛祠(3)欲暮鸦。
一阵疾风把雨云吹垮,明净的江面上飘着绚丽的晚霞。我舟泊岸边,系好了船缆,只见树丛中的祠庙周围,飞旋著一群群求栖的乌鸦。
九日清尊(1)欺白发(2),十年为客负(3)黄花。
九月九日重阳节已到,但自己因年老体衰已经不胜饮酒了。十年在外为客真是辜负了故园的菊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1),向老逢辰意有加(2)。
但登高怀远的兴味还在,人到老年,每逢节日良辰时更是加倍的感慨。
淮海少年(1)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2)。
呵,像你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之士步此时岂能不结伴登高、饮酒戏耍?狂写风吹落帽那样的诗篇,定能胜过那孙盛、孟嘉!
小提示:陈师道《九日寄秦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日寄秦觏》是北宋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后山先生集》中。首联从眼前实景下笔,描绘诗人舟行一天,泊船投宿时的景色,写其旅况之萧条。颔联即景生感,叹十年重阳不胜杯酌,更无赏菊之事。颈联写对秦觏的怀念之情。尾联是祝愿与鼓励之辞,希望秦觏能意气风发。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将吟诗、饮酒、赏花、登高揉合在诗中,既有实景,又有虚构。通过精炼的笔触,巧妙剪裁安排。全诗风格沉郁含蓄,意蕴深长。
- 作品出处后山先生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87年9月9日
创作背景
1087年(宋哲宗元祐二年),诗人由苏轼、傅尧俞等人推荐,以布衣充任徐州教授。徐州是诗人的家乡。还乡赴任道中,恰逢重阳佳节,想到好友秦觏仍旅寓京师,心中又感到惆怅。于是他以诗寄友,抒发自己的万千感慨,并勉励朋友奋发有为。
相关诗词
-
九日寄琴乐家兄
佳节岁希遇,良会人罕同。况逢九日一延赏,兄弟不得相追从。凉风萧萧送飞雨,独闭高斋向荆树。断雁声悲落木秋,寒鸦影度残阳暮。去年此日登高台,邻霄眺望形神开。酒酣倒帻醉起舞,长江浩荡天风来。念此使人恋携手,骨肉伤心重回首。拂石空歌白雪吟,开尊惭对黄花酒。...
-
和前人重九日寄
丁字溪流甚箭奔,忍看行色夕阳村。三吴望远迷烟棹,九日登高泥酒樽。诗得琼瑶今有意,感充怀抱更无言。归欤一曲桐江好,西北通宵欲梦魂。
-
重九日寄怀果园二首·其二
大雅久不作,清狂君得之。江淮枳棘丛,徒手难为披。假道求芳泽,出门悲路歧。路歧尚可言,飘风复增欷。愿言采秋菊,遐寄长相思。滨海难为致,踯躅当语谁。区区一寸心,日暮相与期。
-
梦中九日寄怀郑世穆作
九日清斋深忆君,往年曾共醉论文。箧中乌帽负黄菊,门外青山间白云。独鹤依依何意舞,宾鸿渺渺几时闻。黄金台上一翘首,神骏惟应空冀群。
-
九日寄吉侯弟禹州
萧萧木叶下庭陬,黯黯秋阴我欲愁。篱菊重开犹作客,乡山正远莫登楼。浊河水落黄蓬,故国霜来白草秋。欲寄音书归雁少,钧州何事苦淹留。
-
次绍尧九日寄雾山栎社诸友韵二首·其一
满目河山感慨多,叶飞如雨水增波。丹枫白雁生秋兴,紫蟹黄花共醉歌。头戴南冠长已矣,手遮西日奈愁何。登高能赋知无益,和汝题糕且一哦。
-
九日寄刘世亨侍御
去年重九共追游,今日西风两地秋。遥想登高南望远,茱萸满眼不胜愁。
-
九日寄怀刘经府
江海十年梦,关山万里情。悲歌怜宋玉,谈笑忆公荣。目逐秦云断,愁随越鸟生。北园松菊好,今夕共谁行。
-
九日寄诸弟
白发宜新酒,黄花似去年。怀归双剑路,极望九秋天。乔木西山外,觚棱北斗边。遥知行乐处,药市隐真仙。
-
重九日寄怀果园二首·其一
别离鲜佳况,梦落东海滨。结交亮情愫,况在踪迹亲。天鸡中夜唤,含意良未申。梦寐不可凭,感此及萧辰。自昔五月中,置酒娱嘉宾。日暮灿华烛,既醉难具陈。端阳无好诎,高歌惊入神。焉知良会稀,再来道无因。愿为陌上桑,日夕河清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