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前坐
〔唐〕
孤灯照不寐(1),风雨满西林(2)。
孤灯照得人难以入眠,疾风骤雨摧打着西林。
多少关心事,书灰(1)到夜深。
国事家事多少关心事,独自灰上漫笔到夜深。
小提示:李群玉《火炉前坐》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火炉前坐》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咏怀诗,首句写室内的孤灯、孤人,孤寂冷清、莫名惆怅之情已油然而生。次句宕开一笔,由室内移到室外,雨声渲染烘托着诗人难以平静的心潮,第三句笔锋陡转,以虚笔写情,末句则既紧扣题意,又照应“夜深”“无寐”,更突出了诗人微妙的心境。此诗用语细致含蓄,写得吞吐自如,欲露还藏,含蓄深远,回味无穷。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李群玉患消渴疾(糖尿病),穷愁落魄,怀才不遇,诗歌往往是抒发哀怨的情调。这首《火炉前坐》也是这样,冬季深夜,诗人孤坐于炉前,形影相吊、夜不成寐,孤寂冷清、莫名惆怅之情油然而生,遂作此诗,抒发自己那难以平静的心潮。
相关诗词
-
偶成·坐定炉烟歇麝煤
坐定炉烟歇麝煤,落花飞絮自徘徊。闭门尽扫无人迹,尚放营巢燕子来。
-
雪窗兀坐
霜收馀蔼沥檐水,雪屋云窗日气升。旋拨地炉看宿火,软蒲团坐几深凭。
-
下帘兀坐咏雪
纸帘垂下竹炉深,火白灯青窗气侵。但可吟哦经我手,不须斟酌问它心。天寒频岁无飞雪,地暖连朝有积阴。万径千山踪迹外,踌躇足力咏投簪。
-
从时中乞蒲团
织蒲投我最宜寒,正欲阴风雪作团。方竹火炉趺坐稳,何如矍铄跨征鞍。
-
九月末大风一夕遂安置火炉有感二首·其一
谪官两向黄州火,知是明年何处冬。须信炎凉相代至,亦知荣辱到头空。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更有墙边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红。
-
和梦龄十月朔日书怀
岁事遽如许,玄冥威欲伸。地炉犹未火,客坐况无茵。日短惊瞻昴,天寒怯报寅。尤怜对床弟,尚与短檠亲。
-
中秋清晖阁静坐因思前二年石湖四明赏月
前年银界接天迷,去岁金盘涌海低。漂泊相逢重一笑,秦淮东畔女墙西。
-
北山堂开炉夜坐
困眠醒坐一龛多,竹洞无关断客过。贪向炉中煨榾柮,懒从掌上看庵摩。闲无杂念惟诗在,老不甘心奈镜何。八万四千安乐法,元无秘密可伽陀。
-
将使契丹九日对酒怀子瞻兄并示坐中
黄华已向初旬见,白酒相携九日尝。萸少一枝心自觉,舂同斗粟味终长。兰生庭下香时起,玉在人前坐亦凉。千里使胡须百日,暂将中子治书囊。
-
沁园春·雨夜叠前韵
如此清宵,雨雨风风,更长自支。想云波涨晓,寒侵素袜,花魂泣夜,怨入灵旗。阆苑烟凉,瑶台玉瘦,莫道人间总不知。淋铃苦,怅灯前坐久,帐里来迟。相逢待诉相思。但跨鹤、仙山袖便携。奈杭州衫色,空沾酒晕,河阳帽影,尚恋愁丝。绛蜡双心,红霞一口,君问归期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