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柳恽
〔唐〕
汀洲白蘋(3)草,柳恽(2)乘马归。
水中小洲上的芹菜像草翠绿,而唐朝宰相柳恽却乘马归西。
江头樝树(1)香,岸上蝴蝶飞。
江边的楂树散发出缕缕清香,岸上成群结队蝴蝶悠然飞翔。
酒杯箬叶露(1),玉轸(2)蜀桐(3)虚(4)。
接一酒杯箬竹叶露当酒相祭,弹一曲高雅的曲子送给他听。
朱楼通水陌,沙暖(1)一双鱼(2)。
红楼通向水边处有一条小路,暧水的沙滩边游着两条小鱼。
小提示:李贺《追和柳恽》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追和柳恽》是唐代诗人李贺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追和南北朝时的柳恽的《江南曲》而作,诗承接柳恽《江南曲》意,重在写离别后的欢聚之情。首联描写汀洲上的白苹,颔联描写江边、岸上的优美景色,颈联表达对柳恽的敬意,尾联描写水中鱼儿竞游。这首诗句法和格调都模仿了柳诗所用的齐梁体,李贺以清新的笔调写夫妇相聚时的即景。其中尾联采用暗喻的手法,以双鱼比喻夫妻感情和睦。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5年
创作背景
《追和柳恽》这首诗是李贺追和南北朝柳恽所作的《江南曲》所创作的。李贺在入京应试之前,曾到江南“依其十四兄”,故得饱领江南风色,所以这首诗中写到的南中风土,也有他的亲身经历的影子。但有人因而认为这些诗是李贺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客居潞州时,“遗愁泄恨,神游吴楚而作”,从诗的风格比较清新,节奏比较明快来看,似难信从。叶葱奇推测:“这大概是贺初作奉礼郎,客居京师时的作品,有自叹不如的意思”,诗中寄托了怀念故乡与妻子的感情,庶几近之。
相关诗词
-
追和太师颜公同清远道士游虎丘寺
...筱夏凝阴,碧林秋不换。冥搜既窈窕,回望何萧散。川晴岚气收,江春杂英乱。逸人缀清藻,前哲留篇翰。共扣哀玉音,皆舒文绣段。难追彦回赏,徒起兴公叹。一夕如再升,含毫星斗烂。
-
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其一
桴鼓息荒村,袯襫盛南亩。永日省文书,呼客共樽酒。主人出尘姿,宛是灵和柳。行归帝所游,此地岂淹久。
-
摸鱼儿·和柳山悟和尚与李同年嘉龙韵
渐无多、诗朋酒伴,东林复几人许。旧时船子西湖柳,词与东风尘土。重记否。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当朝自负。甚堕髻愁眉,縢韝短后,一往似伧父。当年事,伤心说庾开府。人生无...
-
和十二兄五首·其四
...未有。惊鸾忽矫翼,奔马时骧首。高步禇薛流,下视钟王友。好事随取之,所至具名酎。简疏秦隶奇,谲怪夏篆丑。么么张芝草,妩媚元和柳。载观碑籍存,尚恐金石朽。未知太极成,有请于公不。
-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蓓蕾抽开素练囊,琼葩薰出白龙香。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槛边几笑东篱菊,冷折金风待降霜。
-
念奴娇·和诚斋休致韵
此翁双手,顿闲处、且把香篝笼袖。西掖北门辞不要,肯要南柯太守。小小亭台,些些竹木,何必灵和柳。地行仙里,合推侬做班首。取次著绝交书,续归田录,谁掣先生肘。莫遣朝衣梅醭了,留祝南山之寿。苍妓上厅,老僧封院,得似樗庵...
-
生查子·梅和柳
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白白与青青,日映风前酒。归去也如何,路上休回首。各自做新年,柳袅梅枝瘦。
-
某辛巳秋归自武林省先陇遂修亭宇浚溪流因思先人旧诗已随屋璧坏矣尚能记忆遂追和·其二
重葺山亭浚旧溪,杖藜来往独悲悽。追思四十年间事,风为哀号鸟为啼。
-
诸公和诗再用韵并简沈虞卿教授
来采汀洲柳恽蘋,要观草色赐袍新。士由德行首科第,木就方圆在梓轮。山峙浮图耸千佛,水迎仙子上三神。耽耽广厦荣归日,应话林泉老病身。
-
沈书和诗再用韵
先生名与卞山齐,贱子来归自瀼西。自愧蒹葭难倚玉,暂教松柏俯同藜。万言谠论惊天阙,八咏高才压婺溪。柳恽苏仙旧吟处,愿陪杖屦遍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