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村事
〔唐〕
绿蔓(1)映双扉(2),循墙(3)一径(4)微。
绿色的藤蔓掩映着两扇门,沿着墙有一条幽深的小径。
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1)肥。
因为雨水多,院子里的果子有的烂了。稻子熟时,水中小块陆地上的鹅鸭也就肥了。
酿酒迎新社(1),遥砧(2)送暮晖(3)。
酿熟了酒好迎接社日。远处的捣衣声送走了落日的余晖。
数声牛上笛(1),何处饷田(2)归。
听得几声放牛娃的笛声,原来是他到什么地方的田间送饭归来了。
小提示:韦庄《纪村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纪村事》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季节农村的景象,绿意盎然,雨水充沛,果丰稻熟,禽肥酒香,夕阳余晖下,牧童从田间送饭归来。全诗表现了乡居生活的恬淡,景物描写细腻深入,使人如临其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纪村事》此诗作于唐僖宗广明二年(881)春至中和三年(883)三月间,当时韦庄寓居洛北乡村。乾符六年(879),韦庄自江南回到长安后,继续奔波于科场之中。但随着农民起义军的节节胜利,唐王朝的统治已风雨飘摇。广明元年(880)冬,黄巢军攻破潼关,直逼京师,“僖宗播迁,举子星散”。韦庄也在广明二年(881)春东往洛阳。韦庄本意是要由洛中经汴宋路南下,投奔镇海节度使周宝,但因汴路不通,只好暂居洛中。韦庄到洛阳后,汴宋路也因徐州时溥与泗州于涛的战事而趋于紧张,南行之意难以实现。所幸中和初年洛阳还比较安定,韦庄滞洛的大部分时间居于洛北乡间。此诗即作于这一时期。
相关诗词
-
予时叨承部檄督粮于通州与同僚数以公事往回京师因其经过游览之所分为七题每人作诗以纪其事云·其三·五里著鞭
南北分岐西复东,纷纷车骑往来通。五更饭客山厨月,千里游人酒肆风。老马怯行犹泄泄,怀人多事苦匆匆。眼中京郭烟云远,那得寻花问柳同。
-
回部贡金至命为麟趾袅蹄以纪其事
肉好颁型腾格钱,储胥恰供戍新边。或殊疲弊中国耳,并听输将三品焉。西域早称气相感,泰山虚诧瑞曾骈。政平远服吾何有,纪实聊因麟袅传。
-
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
功德无双水,名称第一泉。合教崇庙貌,用以妥神筵。方落临佳令,肇禋卜吉蠲。瓣香亲致敬,清酒命申虔。灵贶时旸雨,鸿庥利涧瀍。黄图佑千载,壬养纪今年。
-
端村行宫即事
水轩才数宇,亦可号行宫。万顷波无尽,三春景莫穷。柳堤条欲绿,杏坞蕾初红。圣藻檐楣焕,当年想像中。村喜称端好,吾应有句留。人心将士习,知向更何求。未协唐虞化,徒怀禹稷忧。乡民瞻露冕,因悟水兮舟。
-
水村杂咏·其一
荡桨沿洄过水村,水村生事略堪论。地收一麦无租赋,父老讴歌忆圣恩。
-
即事
积日以为月,积月以为岁。积岁以为纪,积纪以为世。来者虽可期,去者不可系。一日复一日,岁月如斯逝。所以古贤者,不敢安玩愒。为学戒一篑,为政期两济。而我竟何成,思之每深愧。
-
十六日下山各赋二篇以纪时事云
匹马返归程,天寒雪眼明。无穷身外事,难了世间情。客向天边去,风含玉佩声。别离与僧约,明岁再来迎。
-
夜梦一人戴无翅纱帽谓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谓予曰尘世富贵何足道哉唯唯既觉漏四鼓矣以诗纪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其一
梦里从容揖孔明,回天事业竟难成。出师两疏心千古,可是巍然三代英。
-
水龙吟·三村桃花下赋
出门一笑,江横武陵,未比天台远。轻舟乱水,吟鞭遥指,霞城隐见。春在三村,一村临路,二村斜转。看分畦种菜,编篱傍柳,还疑是,玄都观。休问寻春游伴。镇相怜、劫余莺燕。瑶宫露井,仙山度索,华林上苑。犬吠刘晨,实偷...
-
岁甲子叛兵犯广州师大溃将失律也慨然赋之以纪其事·其四
闾阎闻抚寇,仪帛出官庭。却遣幕中吏,翻从海上行。元戎空仗钺,岳伯漫专城。抚事堪流涕,临风欲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