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1),潇湘(2)逢故人。
山前灯火闪烁,快到黄昏,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鹧鸪声响起的地方住着数户山村人家,我在冷清的潇湘道上喜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1),少年鞍马尘(2)。如今憔悴(3)赋招魂,儒冠(4)多误身(5)。
少年时也曾学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纶巾,风度潇洒镇定自若地指挥千军万马与敌鏖战。如今虽然憔悴落魄,但我要像宋玉那样作《招魂》赋招回失去的灵魂,自古以来书生多是无用之辈,读书多反而误了自身。
小提示: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绘巧遇故人的自然背景,山村灯火暗淡,居民稀少,氛围清冷,隐见张处父平淡艰辛的退居生涯。下片回顾友人少年的戎马生涯,羽扇纶巾,神态潇洒,鞍马驰骋,英恣勃勃。收尾转入当前,显见仕途沦落,心地抑郁。全词运用典故巧妙而自然,虽词短但情长,感情真挚朴实。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淳熙三年(1176年),词人由江西调任京西转运判官,第二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一段时间后,他又被调任湖南,可见其调任之频繁、身世之漂泊。《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这首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或淳熙七年(1180年),此时他正担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相关诗词
-
絅斋为张景思总管赋
...孙机。河汉濯文彩,云霞光陆离。裁之古刀尺,被服礼所宜。终焉不自衒,衣褧以尚之。白贲遵圣训,含章示臣规。岂乏美在中,讵求众人知。问兹谁为欤,君子有令仪。承家世衮绣,保己犹布韦。盛德讵终閟,天道谅如斯。善刀用乃完,蕴玉光逾辉。愿言宝昭代,黻我舜裳衣。
-
黎阳道中
精神何足几年支,疏广陶潜肯自迟。又触尘埃行道上,此时须记式微诗。
-
葛阳道中
葛阳古道何回旋,诸溪冷水声溅溅。少妇腰镰割园漆,老农烧石肥山田。前村后村响樵唱,三里五里连炊烟。春情似此客行乐,何必春心托杜鹃。
-
平阳道中过上元
元夕吾何处,吾行次晋郊。乐棚垂苇席,灯柱缚松梢。俚妇朱双脸,村夫赤两骹。春田誇积雪,酒胆醉仍嘐。
-
滦阳道中次韵李伯贞中丞李孟豳参政·其二
杏园飞鞚沗同途,天骥羸骖不并驱。晓起滦阳成独笑,燕霜浑白少年须。
-
滦阳道中次韵李伯贞中丞李孟豳参政·其一
共骑官马取长途,为爱佳山每缓驱。剪剪水风牵草带,疏疏沙雨长松须。
-
阮郎归·闲闲云水任东西
闲闲云水任东西。灵空一片随。昏昏默默往来飞。前程事已知。真大道,出尘机。般般种种离。重阳许我白牛儿。而今便是谁。
-
阮郎归·奉使由平泺之惠州山行
青山不尽一重重。重重如画中。石根流水玉玲珑。高低处处通。山向北,路回东。马前三两峰。峰头更觉翠烟浓。烟中无数松。
-
阮郎归·咏茶
阴阳初会一声雷。灵芽吐细微。玉人制造得玄机。烹时雪浪飞。明道眼,醒昏迷。苦中甘最奇。些儿真味你还知。烟霞独步归。
-
宜阳道中作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