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五首·其二
〔宋〕
暮年眼力嗟(1)犹在,多病颠毛(2)却未华。
我年纪已经老大,且喜眼力实不比以前稍差,虽然时常生病,头顶的毛发却未变花。
故作明窗书小字,更开幽室养丹砂(1)。
特地在明亮处开一小窗,细写小字在这窗下,还又打开一个昏暗的房间,好观看炉火中如何炼制朱砂。
小提示:苏轼《南堂五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南堂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此组诗围绕置身于南堂的种种感受而写,立意各自不同,五首分列开来,独立成篇,但又相互联接,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人物画,表现了清静而壮美的自然环境,表达了悠闲自得的感情,创造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
第二首由景及人,写南堂主人公的形象。前二句描写诗人虽已年老,却依旧眼明身健,两鬓青青,见出他身处逆境却能泰然自若的开阔胸襟,以及尽管政治上遭罹严酷的打击,精神则不可屈曲的坚毅性格。后二句展现诗人明窗下写小字,幽室中养丹砂的日常生活场景,由此显示他宁静淡远的心境。苏轼谪居黄州后,常常“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黄州安国寺记》)。他专心写小字也好,学道士养丹砂也好,都是为了达到忘世忘物的清虚境界,从而得到心灵的充实和自我愉悦。这境界是诗人从老庄、释道等思想中悟到、求得的。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
相关诗词
-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二
黔首本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圣者胞与言,夫岂夸大陈。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宗周若蠢蠢,嫠纬烧为尘。所以...
-
清思诗五首·其二
师旷操雅操,延子聆奇音。玄鹤徒翔舞,清角自浮沉。明琯东南逝,精丝西北临。白云瑶池曲,止使泪淫淫。
-
洛阳道五首·其二
日光朝杲杲,照耀东京道。雾带城楼开,啼侵曙色早。佳丽娇南陌,香气含风好。自怜钗上缨,不叹河边草。
-
满江红·怅怅词五首·其二
日夕此间,以眼泪、洗胭脂面。谁复惜、松螺脚短,不堪君荐。几帙骂人鹦鹉著,半床诅世芙蓉撰。笑嵚崎、侠骨缚青衫,奚其便。曷不向,青河战。曷不向,青楼宴。问何为潦倒、青藜笔砚。老大怕逢裘马辈,癫狂合入烟花院。誓从今、傅粉上须眉,簪歌钏。
-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二
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
-
藤蓑五首·其二
人好蓑亦好,月光水亦光。水南有酒媪,酒热唤我尝。半酣独速舞,舞罢还举觞。所乐在知止,百年安可忘。
-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二·马蹄
...岂非大迷。我思太古,至德之畦。茫乎山海,绝彼径蹊。其行若卧,其歌似啼。安得仁义,溷我龆齯。残朴为牺,毁玉为圭。天下之心,南北东西。人马连鸡,曷可共栖。马悲橛饰,人乐天倪。寄言治者,鞭策少携。
-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其二
借问关中友,新诗近转多。风烟兴难尽,摇落意如何。熊子元相得,边丞定数过。谁能念离索,樽酒邈山河。
-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其三
昨日逢京使,闻渠再转郎。未妨文字癖,祗益簿书忙。退食迟宫旭,鸣钟候省堂。祗应骑瘦马,缓辔漫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