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

曾巩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临川(1)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2)以临(3)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4)方以长(5),曰王羲之(6)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1)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7),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8)(9)?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方羲之(1)之不可强以仕(2),而尝极东方(3)出沧海(4),以娱其意(5)于山水之间。岂有(6)徜徉肆恣(7),而又尝自(8)于此邪?羲之之(9)晚乃善(10),则其所能,(11)以精力自致者(12),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13)者,岂其学不如彼邪(1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15)!况欲深造道德(16)者邪?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1)教授(2)王君盛恐(3)(4)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5)(6)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7),岂爱人之善,虽一能(8)不以废(9),而因以及乎(3)迹邪?(3)亦欲推(3)事,以勉(3)学者(12)邪?(13)人之有一能(8),而使后人尚之如此(14),况仁人庄士(15)遗风余思(16)被于来世(17)何如哉(18)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小提示:曾巩《墨池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墨池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巧妙机智地借题发挥,撇下“墨池”之真假不着一言,而是重点论及王羲之本人,说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其后天的不懈努力,顺理成章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全文通过记叙、议论的交替出现,显示出不断起伏的层层波澜,突出主题, 实为一篇文情并茂而又议论风生、结构谨严而又笔法活脱的优秀作品。

创作背景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此篇散文《墨池记》。

曾巩

曾巩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少有文名,十八岁入京赴试,与王安石交游。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太学肄业,为欧阳修所赏识。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长期担任地方官职,政绩卓著。擅长散文,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文章论证委曲周详,风格简练厚重,布局完整谨严,节奏舒缓闲雅,长于说理而短于抒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