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
芳丛(4)翳(5)湘竹(6),零(7)露凝清华(8)。
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
复(1)此雪山客(2),晨朝掇(3)灵芽(4)。
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
蒸烟(1)俯石濑(2),咫尺(3)凌(4)丹崖(5)。
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圆方(1)丽(2)奇色,圭璧(3)无纤瑕(4)。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
呼儿爨(1)金鼎(2),馀馥(3)延(4)幽遐(5)。
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
涤虑(1)发(2)真照(3),还源(4)荡(5)昏(6)邪(7)。
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犹同甘露饭(1),佛事(2)薰(3)毗耶(4)。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
咄(1)此蓬瀛侣(2),无乃(3)贵(4)流霞(5)。
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小提示: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八句写茶树的生长、茶叶的采摘、成茶的形状、质量;后八句写煮茶、饮茶的妙趣等;通过饮茶,诗人体验到有一种消除忧虑,仿佛回返到纯朴清幽境界中的感受,品茶时犹同尝到甘露一般舒畅,人亦好象蓬莱三山的仙人一样,逍遥在霞光美景之中。全诗脉络清晰,笔触细腻清新,余韵无穷。
创作背景
王安国认为,此诗当作于元和二年(807年)春。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年)冬,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获罪,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的闲官,寄居在龙兴寺,因而与和尚巽上人相识。巽上人是龙兴寺僧人,里贯不详,他对佛经的阐释有过人之处,是“楚之南”首屈一指的高僧,颇受当时学佛的士大夫的尊崇。当时柳宗元与其朝夕相处,交往非常密切。在佛学方面,巽上人对柳宗元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首诗是巽上人送茶叶给柳宗元以后,柳宗元写给他的答谢诗。
相关诗词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四
玄圃有琪树,不使枝叶繁。譬彼绩学人,芟芜养天根。岁暮雪霜至,铜柯生晏温。一为梁栋才,落落县金门。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二
靴帽成戚施,逆耳风其喈。昂然望南山,爱彼日夕佳。朝来何所见,万马盈天街。所以巢居子,终然养澄怀。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一
关河一辙迹,耿耿明大江。五方各异俗,中州诚骏厖。吾欲上帝阍,帝阍不敢撞。终然返初服,养佚归海邦。
-
题万竹秋声
山人爱竹手自种,万个直临江水边。长吟浪被秋风觉,散作宫商声满天。
-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报国何能早,需时莫漫忧。只应长近眼,过夏亦佣收。
-
因过田倅坐间得姜尧章所赠诗卷以七字为报
京廛舆马竞扬埃,何碍骚人独往回。我住水边奚自识,诗如云外寄将来。一从风袖携归看,屡向松亭静展开。应是冰清逢玉润,只因佳句不因媒。
-
月下笛·江上行人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
桐江哲上人以端砚遗子聿才寸馀而质甚奇天将雨辄先流泚予为效宛陵先生体作诗一首
吾儿得岩砚,其径甫逾寸。奇哉掌握物,乃有琮璧润。器宝备才德,初不以形论。汝能志山林,怀之可嘉遁。
-
旧识姜邦杰于亡友韩无咎许近屡寄诗来且以无咎平日倡和见示读之怅然作此诗附卷末
故人玉骨已生苔,邂逅逢君亦乐哉。湖寺系舟无梦去,京尘驰骑有诗来。醉中不敢教儿诵,看处常须浴手开。久矣世间无健笔,相期力干万钧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