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
芳丛(4)翳(5)湘竹(6),零(7)露凝清华(8)。
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
复(1)此雪山客(2),晨朝掇(3)灵芽(4)。
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
蒸烟(1)俯石濑(2),咫尺(3)凌(4)丹崖(5)。
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圆方(1)丽(2)奇色,圭璧(3)无纤瑕(4)。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
呼儿爨(1)金鼎(2),馀馥(3)延(4)幽遐(5)。
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
涤虑(1)发(2)真照(3),还源(4)荡(5)昏(6)邪(7)。
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犹同甘露饭(1),佛事(2)薰(3)毗耶(4)。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
咄(1)此蓬瀛侣(2),无乃(3)贵(4)流霞(5)。
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小提示: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八句写茶树的生长、茶叶的采摘、成茶的形状、质量;后八句写煮茶、饮茶的妙趣等;通过饮茶,诗人体验到有一种消除忧虑,仿佛回返到纯朴清幽境界中的感受,品茶时犹同尝到甘露一般舒畅,人亦好象蓬莱三山的仙人一样,逍遥在霞光美景之中。全诗脉络清晰,笔触细腻清新,余韵无穷。
创作背景
王安国认为,此诗当作于元和二年(807年)春。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年)冬,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获罪,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的闲官,寄居在龙兴寺,因而与和尚巽上人相识。巽上人是龙兴寺僧人,里贯不详,他对佛经的阐释有过人之处,是“楚之南”首屈一指的高僧,颇受当时学佛的士大夫的尊崇。当时柳宗元与其朝夕相处,交往非常密切。在佛学方面,巽上人对柳宗元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首诗是巽上人送茶叶给柳宗元以后,柳宗元写给他的答谢诗。
相关诗词
-
萧启御史赴山东佥宪以何澄所画云山求题
...缈瀰漫浑无迹,妙逼房山高克恭。山乎云乎定何处,谁结茅屋倚深树。岂无独抱千载心,玩水看山适朝暮。柏台御史抚此图,忆得龙泉江上住。岫幌岩扉意不忘,十载京华未归去。秪今骢马复东行,马上看山向齐鲁。君不见泰岱之云起肤寸,常向人间作霖雨。
-
略上人房竹
幽筱半梢横,山窗纮月明。上人禅定久,不怕有秋声。
-
客馆夜见亮师画上有余吕二山人诗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
人折牡丹见赠赋之
俗眼开争折,花心抱自知。色新兼露至,香在有蜂随。老病伤春日,乾坤倚杖时。落红纷点点,忍把出群枝。
-
游泉庵寺怀璧上人以徐飞锡杖出风尘为韵探得徐字
年少谈王陋汉儒,笔端万字压严徐。昔为酒客莺花绕,今作禅林水竹居。贱子已捐干禄学,故人休草绝交书。春风纵棹游萧寺,北望淮山正忆渠。
-
龙沙词五叠赠清逸先生
...兮下可罾。龙沙之上足以忘机兮,于以观鱼鸟之情。修眉浮空兮,鉴寒濑之澄凝,茹紫芝兮濯缨。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山水之情。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龙沙之上足以忘怀兮,于以观草木之情。秋风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风月之情。百夫逐鹿兮...
-
题医士刘允文松老诗
富川老人年六十,采药云中曾见之。竹房早著桐君传,杏苑新传松老诗。锦水寒花照心胆,湘山秀色映须眉。茯苓会化赤琥珀,更后千年当远期。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六
少壮忽自摧,振容上词场。鹈膏淬寒锋,谈笑摩坚疆。藉以杂纤罗,贮以白玉堂。辱赠莫知报,因之结中肠。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五
吾师深宁翁,屹屹太华高。佳□时一游,不使凡羽翱。方壶贮神药,变为五色膏。服之生羽翰,陋彼东方桃。
-
董生噩上人以叔载韵见贻再次韵·其四
玄圃有琪树,不使枝叶繁。譬彼绩学人,芟芜养天根。岁暮雪霜至,铜柯生晏温。一为梁栋才,落落县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