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宋〕
寒食(3)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4)城下,记我旧停骖(5)。襟以潇湘(6)桂岭(7),带以洞庭青草(8),紫盖(9)屹西南。文字起骚雅(10),刀剑化耕蚕(11)。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看使君(1),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2)堂上,尊俎(3)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5)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小提示:辛弃疾《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词。这首词上片写的是词人别友人赴任并寄予其深切厚望,下片希望友人能够发挥才干、建立功勋。这首词虽时饯别,但意在抱负,气势遒劲,略有感伤。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厚重情谊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1188年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这首诗是辛弃疾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送友人郑厚卿赴衡州任作。时值寒食,词人不忍友人离去,但又不得不送别友人,词人同时也对其寄予了深切厚望,希望友人重视农耕,帮助人们发展生产,故作此篇。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送苏伯城词
微雨歇烦暑,轻风迎晚凉。携手伏波桥上,平水正苍茫。千峰归鸟纵横,两岸飞花下上,恰好是斜阳。把酒为君舞,君当倾几觞。道路难,功业远,岁华忙。莫负良天美景,终古恨空长。先生玉府神仙,小子石城居士,烂醉两何妨。阿真何处在,焚起紫猊香。
-
水调歌头·送李经历
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好理木天文字,便许玉堂标致,笔下信通神。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
-
水调歌头·送张史君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
水调歌头·送伯厄之任滨江拟南宋士夫体赠别
新为东道尹,重作北庭游。征槎忆昔遥送,直到海西头。还记旧闻炎徼,又话风尘京洛,行役未遑休。执手慰劳苦,尊酒此相酬。寸心知,平生事,鬓毛羞。兵氛大地抢攘,万古...
-
水调歌头·送黄司训之京
断云催落日,寒雁溯西风。一樽别酒青山,去意晚来浓。人道九年教化,好似一天时雨,未论桔槔功。芹水香名在,传诵满儿童。束图书,装琴剑,买孤篷。今宵明月相看,千里与君同。休管青毡旧物,须有铁冠新命,霜气凛秋空。醉笔点行色,江树向人红。
-
水调歌头·送褚正郎还朝
青山荐行色,碧浪涌蘋洲。红旗棹影,送君骑鹤上扬州。相饯一杯清水,比似一轮明月,三载照高秋。回首棠阴路,父老泪双流。黯苕南,云杳杳,水悠悠。柳丝残脆,相看无计...
-
水调歌头·送诗孙游吴即题所书东坡大江东去册子
冲暝挂帆叶,送子大江东。身边未有长剑,徒欲斩蛟龙。怅望湘皋飞雁,凭吊楼头孤鹤,天地酒尊空。书画米家舫,秋色老征篷。笔如椽,词如铸,气如...
-
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
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
-
水调歌头·送周元特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
水调歌头·送汪教授
都城柳丝绿,曾跨锦骢游。玉堂紫薇花发,不听故人留。却忆江东云树,薄采浙西芹藻,毡冷亦风流。移榻谢山下,菡萏碧波浮。煮茶垆,题诗笔,庋书楼。潇潇官舍,如此疏鬓不胜秋。教雨润流名郡,爱日晴烘归路,未许久林邱。回首五云里,鸣玉凤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