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
〔唐〕
人间(1)四月芳菲尽(2),山寺(3)桃花始(4)盛开。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长恨春归(1)无觅(2)处,不知转(3)入此中(4)来。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小提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纪游诗,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作于江州(今九江)。此诗说初夏四月作者来到大林寺,此时山下芳菲已尽,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自己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原来是对春天的错怪。春并未归去,不过是转到这山寺里来了。全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写出了作者触目所见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发现的惊讶和意外的惊喜,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是唐人绝句中一首珍品。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817年
创作背景
《大林寺桃花》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四月。白居易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年四十六。
相关诗词
-
友人饷瓶花
桃花爱人日,人日更生姿。小吐松篁外,微含雨雪时。寒辞沙渚好,暖入玉瓶宜。野老殷勤甚,春光早见贻。
-
鹤林寺
流水苍松石径斜,瓮城城外梵王家。仙林不返云巢鹤,僧钵曾移海国花。剥落苔碑秋卧草,荒凉竹院午敲茶。当时一掷乾坤手,曾向山窗倚暮霞。
-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北城南埭。玉水方流汇。青樾里,红尘外。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分散西园盖。消减东阳带。人事改,花源在。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
桃花坛下望龟峰
石坛无土谩嵚岑,何自能生小柏林。拟擘蛤蜊龟壳上,病来不杀懒登临。
-
题宝林寺可赋轩
十里山行杂市声,道傍无处濯尘缨。宝林寺里逢修竹,方有诗情约略生。
-
次韵周子充正字馆中绯碧两桃花
碧城香雾赤城霞,深出刘郎未见花。凭仗天风扶绛节,为招萼绿过羊家。
-
光相寺
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苔痕新晞六月雪,木势旧偃千年风。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浮生元自有超脱,地上可怜悲攓蓬。
-
会庆节大慈寺茶酒
霜晖催晓五云鲜,万国欢呼共一天。澹澹暖红旗转日,浮浮寒碧瓦收烟。衔杯乐圣千秋节,击鼓迎冬大有年。忽忆捧觞供玉座,不知身在雪山边。
-
淳熙甲午桂林鹿鸣燕辄赋小诗少见劝驾之意
维南吾国最多儒,耸看招招赴陇书。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春浪脱渊鱼。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状头坊井上,明年应表第三闾。
-
梦游桃花源
理棹石濑口,洞壑极深窅。白日翳层壁,倏然露林杪。初行不见人,仄径碍飞鸟。忽逢林木尽,水竹四环绕。茅屋三两间,鸡声出林表。主人闻客来,揽衣起相劳。笋蕨为我设,粳粱供我饱。白鹤翔天风,游鱼戏清沼。宛若素所历,朅来胡不早。怅惘尘世事,朗彻惬怀抱。高丘谁沈沦,阿阁孰倾倒。魏晋不复知,以下更何道。叹息武陵人,悠悠竟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