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二
〔唐〕
细软(1)青丝履(2),光明白氎巾(3)。
又细又软的青丝鞋,光亮洁净的白氎巾。
深藏供老宿(1),取用及吾身。
这些深藏的物品本供高侩使用,如今赞公把它们赠给了我。
自顾(1)转无趣,交情何尚新(2)。
自惭形秽啊,倒觉得受之有槐,赞公在交情上多么器重新知!
道林(1)才不世(2),惠远(3)德过人。
您像道林那样具有不世之才,您像惠远那样道德超人。
雨泻暮檐竹,风吹青(1)井芹。
暮雨浇着屋檐下的竹子,春风吹着天井里的芹菜。
天阴对图画(1),最觉润龙鳞(2)。
在阴雨中欣赏寺壁上的图画,尤其觉得那龙鳞湿润。
小提示: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这四首诗叙写唐都长安大云寺中情事,感谢大云寺僧赞公对诗人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启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陷贼、困居长安的生活。第二首诗感激赞公无微不至的照顾,并描写寺中傍晚雨景;
创作背景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这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徳二载(757年)春,当时杜甫被困于安史乱军占领下的长安。时局的动荡,以及饥饿的威逼,使杜甫身心备受摧残。战乱年代最渴望安宁,恰逢此时大云寺填补了这项空缺,为他提供了一方净土。大云寺在朱雀街远坊东南角。由于城内风声紧张,杜甫为避风险,来到大云寺。大云寺住持僧赞公对他很友善,对他热情款待,并留他在寺里住宿,供饮食,送履巾,照顾得无微不至。杜甫深为感动,就写了这组诗表示感谢。
相关诗词
-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山愁九折是邛崃,剑阁横云郁不开。控扼诸番南更险,羊肠出入九天来。
-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三年未恨入朝迟,亲为张酺满秀眉。阙下公卿纷上寿,郫筒春酒待酴醾。
-
江间作四首·其二
波浪三江口,风云八字山。断崖东北际,虚艇有无间。卧柳堆生岸,跳鱼水捣弯。悠然小轩冕,幽兴满乡关。
-
罗浮道中四首·其二
迢递寻丹阙,逍遥傍翠微。松高黄鹤卧,花暖碧鸡飞。秋草随龙杖,山云湿羽衣。前溪过真侣,知是采苓归。
-
复儿生答诸贺者四首·其二
月照悬弧旅夜明,书云况属礼初成。庭阶暖向春前入,海国阳从至后生。馀庆几人推令子,季方何日见难兄。箕裘直羡君家远,岂拟燕山桂树荣。
-
初夏出南郊历天坛至神乐观道院宴集得深林二字四首·其二
昼永随南陆,朋游况盍簪。郊原细藉草,林泽纵听禽。石扫残花片,车停茂树阴。飞云从杖屦,远俗称幽寻。
-
金陵送黄白仲北上四首·其二
易水悲风百尺台,黄金骏骨未须哀。浮云不断双钩色,何限才人碣石来。
-
仲秋八日还山有作四首·其二
岂是倦游者,还山意绪真。青云疑畏路,黄鹤待归人。童应蓬门少,宾来橡饭新。明朝谁载酒,应得慰家贫。
-
田园閒居四首·其二
少年负逸志,厉翮思远戾。西薄昆仑巅,东抟扶桑裔。旷野何茫茫,飞鸟相叫嘒。眷然怀鸿荒,斯理莽芜翳。夸人矜垢驰,贤者役智慧。损益在须臾,变故谁能系。纶沉鱼渊潜,矰设鹤云逝。吾其睨林丘,高举寻吾契。
-
赠李为与浒墅主政四首·其二
岂有修心碍市喧,公馀静注五千言。曾闻仙李盘根长,知是玄元几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