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国诗集叙
〔宋〕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太史公(司马迁)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过分;《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于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义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馀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
小提示:苏轼《王定国诗集叙》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王定国诗集叙》宋代散文,作者苏轼,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底。作者把主要篇幅用来叙写他和诗人王定国的友情,赞扬了他真挚、开朗、乐观的品格。作者有选择地写了三件事以突出其性格特点:一是乌台诗案受牵连贬海上五年,子夭己病,而丝毫不存怨尤之心,对于友情的真挚和笃厚使作者发出“自恨期人之浅”的慨叹;二是追叙元丰五年王定国到彭城拜访作者,诗思敏捷,豪兴直追太白的往事,展开了他开朗豪爽的另一侧面;三是用自己作衬,突出其不以穷厄衰老而改变自己饮酒作诗,酷爱山水的诗人风度。寥寥三事写出活脱脱的一个诗人形象。
相关诗词
-
朱定国解馆归明州赠之得三绝·其三
惜别飞觞各斗干,吴江枫落未成寒。惟怜十月山阴道,不共王家子敬看。
-
书边袖石诗集后二首·其一
囗囗苦忆王仲宣,投簪浩荡卧江天。三年促膝从予坐,四海低头道子贤。北李南何各坛坫,枫青塞黑与缠绵。因君更逐停云想,望断襄阳落照边。
-
题彭旭诗集后即送其南归·其一
日日送归客,情抱难为佳。老彭复去我,内抚焉所偕。往予初遇子,睇睐无等侪。鹰眼回高秋,势不甘尘埃。自言困乡国,横被口语猜。绛侯畏牍背,田甲欺死灰。脱身来洛下,稍摄惊魄回。风波一震薄,万事何有哉。雄篇忽枉我,峻句何崔嵬。险拔肝胆露,忧患才地开。终然达紫气,幽狱难可埋。男儿要身在,百忤宁足摧。临歧不知报,努力乾深杯。
-
再用韵送安国
辟谷留侯早得仙,庆钟苗裔福如川。少年为佛魁千佛,今日生天作二天。西掖代言词俊逸,东湖题壁墨澄鲜。此行定有诗千首,莫惜因风寄数编。
-
安国读酬倡集有平生我亦诗成癖却悔来迟不与编之句今欲编后集得佳作数篇为楚东诗社之光复用前韵
六逸中无李谪仙,诗筒忽得旧临川。枝芳又类燕山桂,马立欣瞻刺史天。公似虞臣宜作牧,我惭鼠技滥烹鲜。新诗不减颜公咏,贵若山王定不编。
-
提舶示观楚东集用张安国韵因思鄱阳与唱酬者五人今六年矣陈何二公已物故馀亦离索为之慨然复用元韵
忆昔江东会众仙,诗筒来往走山川。造楼游戏偶成凤,炼石辛勤同补天。堪叹交游隔生死,尚馀文字带芳鲜。欲收膏馥增前集,舶使新诗自合编。
-
送王松年之汶上
去去东平道,飞辕不可攀。地邻邾子国,天近穆陵关。问俗徵前事,移家卜好山。溪堂醉花月,春兴几时还。
-
范文正公文集叙
...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
-
少年中国说
...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
-
公辟枉道见过获闻新诗因叙叹仰
青丘神父能为政,碧落仙翁好作诗。旧事齐儿应共记,新篇楚老得先知。怀砖大岘如迎日,供帐阊门胜去时。若与鸱夷斗百草,锦囊佳丽敌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