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濑
〔南北朝〕
羁心(1)积(2)秋晨,晨积(2)展(3)游眺。
在秋晨自己的羁旅之思更加浓重了,自己怀着这种秋晨的羁旅之思来尽情地游赏眺望。
孤客伤逝湍(1),徒旅(2)苦奔峭(3)。
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的长期在外飘荡。
石浅水潺湲(1),日落(2)山照曜(3)。
只见急流飞逝,日落西山,余辉照耀。
荒林(1)纷沃若(2),哀禽相叫啸。
荒林落叶纷纷,哀禽凄凄哀号。
遭物(1)悼(2)迁斥(3),存期(4)得要妙(5)。
贬谪的游子,怎能不睹物伤悼,幸运的是,我已悟出了椹然长存的微妙要道。
既秉(1)上皇心(2),岂屑(3)末代(4)诮(5)。
既然抱定上古三皇的淳朴之心听任自然,无为治郡,怎会顾忌末代群小的讥诮。
目睹严子濑(1),想属(2)任公(3)钓。
目睹严子濑的淙淙急流,联想任国公子的东海垂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1)。
谁说古今不同,只要都怀着一颗高沽韵心,即使时代辽远,也能共谐异曲同工之妙。
小提示:谢灵运《七里濑》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七里濑》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诗一韵到底,凡十六句,每四句为一节。开头四句语言颇艰涩费解。第二节的四句全是景语。第三节从写景转入抒情,却兼有议论。最后一节,作者借古人以明志。诗意借观赏沿江景物以寄托作者落落寡合的“羁心”,诗中虽作旷达语,却充满了不合时宜的牢骚。这首诗以景入情,跌荡起伏,正相表里。
- 作品出处谢康乐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南朝宋
创作背景
《七里濑》这首诗作于永初三年(422)秋,离始宁赴永嘉的途中。诗人目睹七里濑一带的急流落照,荒林哀禽,想到自己身遭贬谪,远离都市,不由睹物伤情,内心愁闷。但一看到远处的严子濑,联想到东汉逸士严光曾隐居富春山,耕田打鱼,终老山林,又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有了精神寄托,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龙眼矶
...视华岱。似闻潢潦时,亦复鼓湍汇。凿去本不难,奇巧禹所爱。其上嘉树密,其侧鱼网晒。居惟羡渔乡,复欲老犊背。西归傥得此,庸敌七里濑。
-
引泉诗睦州龙兴观老君院作
...入烂醉,聒破西窗眠。支筇起独寻,只在墙东边。呼僮具畚锸,立凿莓苔穿。灇淙一派堕,练带横斜牵。乱石抛落落,寒流响溅溅。狂奴七里濑,缩到疏楹前。跳光泼半散,涌沫飞漩圆。势束三峡拄,泻危孤磴悬。会闻瑶池溜,亦灌朱草田。凫伯弄翠蕊,鸾雏舞丹烟。凌风捩桂舵...
-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
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辍棹迟回比未得,上方精舍动疏钟。
-
送冯中允之任婺州
东南宦迹多胜游,婺女星下溪山幽。严陵隐德七里濑,沈约诗名八咏楼。岸上黍离经故国,湖边木脱正高秋。承明三入妨贤久,拟觅江乡小郡侯。
-
过七里濑·其二
扁舟东下几时还,一席飞帆插羽翰。回首严陵台上月,清风千古逼人寒。
-
出七里泷口望桐庐县
泷口波自平,沧洲分两溪。辛勤下百粤,乍出天一涯。近入桐庐市,潮水滥中泜。不闻湍濑声,沙鸟浩然飞。物我两俱适,吾亦浩然归。
-
七里濑
日照丹霞西,雨来青嶂东。船头气澄碧,船尾阴溟蒙。峰交路疑尽,溪回趣无穷。渚清水禽悦,径碧岩花秾。束发志沈冥,思蹑客星踪。曩游已十载,老大仍飘蓬。山顶石乳滴,服食使颜红。丹梯不可上,神仙杳难逢。何日谢尘缘,烟波从钓翁。
-
七里濑和谢康乐韵
客游淹晨昏,纵目恣延眺。流沫同所险,削成岂为峭。堕樵猿岸吟,唼流渔火曜。丹巘夹清源,水石互吞啸。溯舟骇崩奔,过者忌其妙。亮移成连情,遑惜伯昏诮。客星高且悬,千载不复钓。沦落惟平生,绵邈悲同调。
-
寄题延陵吴长史山居
...芙蓉沼,梁台脩竹园。徐陈游上国,枚马托名藩。歌赋从容地,追随优渥言。病来谢宾客,归去卧丘樊。岩穴仍招隐,风尘稍避暄。山疑七里濑,水似武陵源。背渚排江阁,迎峰架石门。波澜生枕席,彩翠落琴尊。鸿宝传遗术,离骚念旧恩。秋风怀帝子,春草忆王孙。胜事几人共...
-
七里濑
古有桐君住,汉时严子来。山横疑路尽,溪转若天开。尘世不相接,海潮从此回。维舟上层巘,恋恋白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