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小传
〔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京兆杜牧给李贺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李长吉的嫁入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馀四卷而已。
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人,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这些人最为密切。长吉每天早上出去与他们一同出游,从不曾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那样凑合成篇,把符合作诗的规范放在心里。他常常带着一个小书童,骑着弱驴,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锦帛制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经常过来从囊中取出诗稿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有时写了作品,也随意丢弃,所以沈子明家的仅是所保存下来的李贺的诗作只有四卷罢了。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李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在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丝帛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苍龙,拿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去啊。”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天上的生活还算快乐,并不痛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所住的房屋的窗子里,有烟气,袅袅向上空升腾,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种编造、虚构故事来描述长吉的人,她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唉!天空碧蓝而又高远,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上天这么高远,天帝这么尊贵,(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啊,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唉,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年,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有才华而且奇异的人,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世人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小提示:李商隐《李贺小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李贺小传》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为诗人李贺撰写的一篇传记。这篇文章可分四段:首段以杜牧为李贺作序之事提挈全篇;第二段先描写李贺的外在风貌,再写李贺的交游情况,后叙述李贺诗歌的创作过程和特点;第三段着力描绘李贺临终之奇异;末段借题发挥,抒发了对李贺的惋惜和同情。文章通过写李贺的一些轶事,从侧面烘托出传主的身份性格。全文构思巧妙,篇幅短小却具有很大的容量,集叙事、议论和曲折的抒情于一体,内容浑厚,意味深长。
相关诗词
-
挽曾小石谐
君去茫茫,想李贺有才,定斟酌玉楼赋草;我来惘惘,叹石崇无子,任飘零金谷园花。
-
江南弄效李贺体
江楼拂柳融烟轻,金钗按曲节秦筝。虾须帘内屈卮举,鹦鹉梦中传吉语。燕掠芳尘逢旧侣,吴樯近泊桃花墅。越客春衫来楚楚,捎得鱼缄过湘渚。
-
小传见托冗未果作诗以谢之
文逋朱谢苦君烦,祗为疏慵独负言。管仲旧劳知鲍叔,朱清自合传宗元。药炉夜静窥丹母,竹院春暄数鹤孙。还忆江头为别处,淡烟斜日水云村。
-
贺廷尉李素我得子
九皋和鹤降青冥,佳气氤氲玉树庭。才见斗杓回子月,旋看奎下有文星。神光可但开仙李,天瑞居然映帝蓂。闻道射熊新筑馆,名家先毓海山灵。
-
赋得贺兰山送李献吉
君本关西人,乃作关西行。往年使榆林,今年使朔方。西度黄河四千里,眼中见此诚莽苍。贺兰山高五千仞,翠壁苍峰削孤峻。清泉百道草树浓,雄哉蟠据河南镇。山西胡虏东中国,何必长城分南北。君不闻胡云夺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贺兰固是中国望,可容胡虏为巢穴。我闻朔方兵,不若榆林强。不有贺兰山,朔方谁其当。王公设险计守国,地险如此功可量。君赍公帑十七万,作气鼓力功可断。死鱼芳饵有明言,要在得人富筹算。古有班定远,克收西域生封侯。亦有傅介子,借剑立斩楼兰头。甲兵百万范老子,西贼胆破诚壮猷。君抱济时具,未偿投笔怀。此行亦是弃...
-
谢龙溪李廷信明府惠肩舆
笋舆潇洒漳南路,却爱君侯样制工。款段惯曾驮李贺,蒲轮今益愧申公。行边风日轩窗小,醉里云山兴味浓。共敝车裘今几见,可无诗句播闽东。
-
小豪飞函为尊甫芳园封翁寿辰徵诗爰成七古一章却寄
...冰霜百鍊身。俯视凡木多彫萎,岁寒耐得始长春。物类有然人亦尔,此意请质小豪子。小豪尊甫古之愚,直辞曾慑陵暴徒。稚虎自有食牛气,见义无勇信非夫。牵车服贾勤孝养,更向海邦学商战。负米争传季路贤,吹篪敢先伯氏倦。伯去星洲仲越南,货殖才多人共羡。自古意气重...
-
小隐园拟乐天
吏隐厅西小隐园,小塘池在卧房前。指垂杨柳为烟客,认白莲花是水仙。歌案柳枝翻折柳,醉斟莲叶倒垂莲。不烦驰誉丹青笔,胜醉仙图是处传。
-
观明发画李贺高轩过图
唐年茂宗枝,时平多俊良。长吉尤震曜,春林擢孤芳。退之于孔门,屹屹真栋梁。笔力障百川,风澜息其狂。破衣系麻鞋,右顾生辉光。一朝与湜辈,命驾惊煌煌。贺初为儿童,随父事迎将。须臾命赋诗,英气加激昂。长安众词客,声问争推扬。风流垂异代,尚想古锦囊。君今亦宗英,韵胜斯人方。少年肯事事,苦学志独强。风骚拟屈宋,妙处相颉颃。丹青出戏弄,配古犹擅场。形容示往事,彷佛如在旁。一径入幽远,古垣缭林庄。平桥跨渌水,丛薄含葱苍。晴窗为披拂,佳兴杳难忘。
-
秦宫秋词拟李贺
凉波翠湿南山影,露滴金人光炯炯。君王夜半卷衣回,楼壁斜开蜀云冷。西宫桂熟离离子,海童不归海尘起。蟪蛄啼老不胜秋,小玉采香惜香死。胭脂影破澄潭白,菱角尖尖怎堪摘。鲜红皱绿来满船,楼前凉月光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