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垂钓
〔唐〕
蓬头(1)稚子(2)学垂纶(3),侧坐莓(4)苔(5)草映(6)身。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路人借问(1)遥招手,怕得鱼惊(2)不应(3)人。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小提示:胡令能《小儿垂钓》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全诗从形神两方面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小儿垂钓》本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相关诗词
-
渭上偶钓
渭水如镜色,中有鲤与鲂。偶持一竿竹,悬钓在其傍。微风吹钓丝,袅袅十尺长。谁知对鱼坐,心在无何乡。昔有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况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兴尽钓亦罢,归来饮我觞。
-
垂钓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
小诺皋
阖辟以前,乾坤之外,到了不堪穷际。尽追求、尽教胡突,依形附气。何处小儿谵语,羞杀井蛙蛭蚁。说甚么、出世住世治世。黄面瞿昙,青牛老子。更有那、我家司寇,伎俩一般而已。赚人处,还在此。
-
渔家傲·题双溪垂钓图
垂柳西风吹不起,一竿闲钓双溪水。濠上高怀差可拟。烟光里,必有金鳞鲤。智者从来无彼此,溪山住处皆堪止。打点琴书游故里。随缘耳,神仙眷属谁如子。
-
明月棹孤舟·题吴江徐检讨孤舟垂钓图
甫里先生何处是,家住近、垂虹亭子。著罢新书,开门闲望。但见一湖烟水。放棹偶然垂钓饵,人道是、松陵渔史。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
打虎儿行
...得父,把杙打虎截虎路。三尺童子五尺杙,凭空击去着虎臆。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禹州太守呼小儿,予之以帛饱以糜。予时在署识儿面,披发跳掷真儿嬉。问儿打虎虎何似?举手张牙作虎势。假虎隐幔恐小儿,小儿惊避力不支。当时见虎得无怖,此事我亦昧其故。禹州太守省得知...
-
小儿小女
小儿小女五龄同,戊午同生二月中。朝夕甘肥分祖母,东西流落逐而翁。方离襁褓休催老,未教诗书且养蒙。角髻青丝双绕膝,平阳衣绿伯禽红。
-
小儿
小儿双角髻,状似折腰菱。欲与簪花朵,葳蕤恐不胜。
-
儿小
儿小方垂鬌,能争掌上梨。双双初学语,恰似乳莺啼。
-
瑞鹤仙·百年如梦蝶
...只有狐踪兔穴。想荣华秉烛当风,富贵似汤浇雪。省也,损身薄利害己,虚名却如吴越。随缘养拙。柴门掩,是非绝。向午窗容膝,小溪垂钓,坐对云山万叠。夜横琴,伴我知音,碧天皓月。